【正见网2002年07月09日】
近日,法门寺丝绸随着绣裙、罗衫等6件丝绸服装的成功展出,历经1000余年后唐代丝质品的靓丽容貌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大陆报刊七月四号报道,法门寺唐代地宫丝锦织品有700余件,几乎包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品类,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地下环境内,加上法门寺塔身几经坍塌重建,地宫中整摞放置的丝织物遭受砸压,1987年发掘时丝织物大多数已褪色朽烂,限于条件,考古专家们当时采取了丝绸整体提取密封保存的保护措施。
现在游人在法门寺博物馆看到的几件丝绸服饰,仅仅是个别保存较好的单件丝织物和少量丝绸残片,而大部分整摞无法揭开的丝织品只好低温冷藏。
经专家们十余年的研究,法门寺地宫丝绸中织物类别包括了锦、绫、罗、绢、缣、纱、绮、绣等8种,其工艺大量采取了反映唐代丝织工艺最高水准的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手法,在绫纹织金锦中,捻金线平均直径0.1毫米,最细处仅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每米金丝线上绕金箔3000捻回,为古今丝织中一绝。考古专家在地宫文物清理中看到,地宫白藤箱内堆积的丝绸衣物厚度达23厘米,约780多层,专家估计其展开面积可达4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