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笔变迁的随想

明薇


【正见网2002年08月24日】

曾几何时,笔和纸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美妙和重要。小学时,我在商店里精心挑选绘有各种图案的铅笔,回到家后,一刀刀地削出笔尖,再用纸折出个笔套,套在笔上。然后,我把一只只笔排列好,放进铅笔盒,为明天的课程做好准备。假期来临,妈妈便会为我布置写毛笔字的作业。每天,我都进行这样一系列程序:取出砚台,加一点水,开始磨墨,一圈圈地磨呀磨呀,等到浓度适合了,就把白色的毛笔点入墨中,用墨润出笔锋,再将笔移到铺展开的大字本上,提肘运笔,开始完成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方块字。中学和大学时代的我,天天都要拧开钢笔管,足足地为它吸满蓝墨水,在灯下写出我的心曲。多少次夜深人静,打开抽屉,翻开日记,一页页被岁月冲淡了色泽的钢笔字让我重温往昔的时光。数不清的笔,一叠叠的稿纸,一撂撂的笔记本,记载了我的成长,我的悲忧。

究竟是什么时候电脑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走进了人类的世界呢?不知不觉之间,又异常飞快地,电脑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一环。打字、上网、电子邮件、企业管理、打电话、发传真、购物、甚至和世界任何角落的朋友聊天,都离不开电脑。它改变了社会,也在改变着我们吧。就连我这个固守传统的人,也放下了笔,用电脑写论文,写稿件了。电脑市场日新月异,机器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容量不断增大,体积越来越小,技术越来越尖,甚至连设计它的人都无法预知它的明天了。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好象是一个没有希望进入未来的人一样。学校里的电脑主任无奈地说:“购买电脑设备是一个黑洞:无论你买多么高级的电脑,买下之后几个月,它就落后了。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望着他的神情,我感到了人在电脑面前的无所适从。这一切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由于工作原因,我的先生购买了许多类型的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工作。我这个外行人经常在一旁看热闹。有时他忙着安装调试软件,我就拿来产品包装盒看外面的图画和说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一次,软件盒上印着一个男人的脸,一只眼睛向外发着蓝光,整个脸部没有任何表情,弄不清是真人的相片还是电脑合成的假人。现在电脑技术这么发达,造出一个以假乱真的人脸是不成问题的吧?我把盒子放在柜子里,尽量不去看那张冷冰冰的脸。还有一个盒子的封面看不出是什么,好象一堆银色的金属片,堆成一堆,向外发白光,乍一看象是个机器人躺在那里,也有寒光四射之感。还有一回,我买了台打印机,决定自己安装运行软件。我把操作光盘放入电脑,软件自己启动,显示屏变黑,我等待着出现“欢迎使用”这类的字样,忽然,一个椭圆形的脑袋飘了出来,在屏幕上转了一阵,随之出现了操作选项。我几乎叫出来:这不是外星人吗?为什么和电脑有关的东西都这样古怪呢?

尖端也好,奇怪也好,为了购买中文打字软件,我走进了全市著名的电脑商场。按照商店分布图的指引,我坐着扶梯上到最顶层。一抬眼,只见店门前竖立着一只与真人一般高的纸做的青黑色怪兽,鬼眼獠牙,好恐怖。还没进门,就让顾客不舒服,我不懂得经理为什么做这种广告。等到我进了门,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电脑游戏的广告。在游戏柜台,从天花板上面吊下来一排排不同模样的鬼怪脸,这些图形就是游戏软件里的人物。在狰狞的鬼影之中,不少父母领着孩子走来走去挑选游戏产品。望着他们,我不由得感到遗憾: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宝贝一份美丽舒心的礼物呢?难道要让这些天真的儿童整晚与鬼为伍吗?产品设计人士,世界文学的宝库里有多少善良可爱的人物可供你们选择,这些“鬼”主意到底从何而来?

怀着莫名的压抑,我走过了一排排银白色的电脑,走过了一包包或白或黑的电缆线,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在免费游戏样品机前与怪物打斗的儿童,文字输入软件部门到了。中文电脑平台和输入软件全部排在一起,我一种种地翻看着。忽然,软件盒上一把深黄色的中国折扇展现在眼前,噢,是著名的“中文之星”中文软件。红色的盒边配上黄色的古扇,中国传统的色彩衬托了软件的主题,美观大方而又主题鲜明。在向服务员询问了版本类别后,我被告知要用更高一级的“中文之星”才能与我的电脑相容。我还有点舍不得放下折扇封面呢,热情的小姐已经把高版本的“中文之星”盒子递了过来:上面印着部分“清明上河图”并配以几行甲骨文,颇有几分古韵。我欣喜地接过来说:就要这个了。看着生动的图形,柔和的颜色和协调的配搭,刚才心中的抑郁渐渐散去。对着偌大的电脑商场,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创造美吧,欣赏美吧!”

现在,每天写作前,打开电脑,点击“中文之星”,白色背景的图标中就会出现一轴暗红色的古卷,一方古砚,砚台旁侧放着一只饱蘸墨汁的毛笔。简单的事物,勾起了我对于笔的美好回忆,也令我沉浸在中华文明的氛围之中。这次购买软件的经历,让我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美。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今天的汉字仍然与遥远的过去紧密相联。中文那独特的象形字,令多少语言学家感到不可思议。在它的背后,会不会有着一连串的神奇在等着我们?也许,那就是驱散阴云的力量吧。在祥和的喜悦之中,我敲击着键盘,用中文来描写生活, 也体会着文字背后的博大精深。

(英文版:http://pureinsight.org/pi/articles/2003/2/17/1447.html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