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5月11日】
炙芪补中又益气,内伤劳倦与血虚。
黄芪,又称戴糁、芰草、百木、黄耆。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经逢原》上说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 ……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也。”《本草求真》也有“黄耆,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的论述。《本草备要》谓黄蓍“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补气固表利水、养血生肌托毒之功。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用黄芪治病的故事:唐朝许胤宗在初任新蔡王之外兵参事时,有柳太后病中风,口噤不能讲话,脉沉。许精于医道,诊断认为:鼻吸入天之清气养人阳气;口摄食五味养人之阴气。太后病阳气虚,气血不能流通,可用黄芪、防风二味药煎出几斛热汤,置于床下,以蒸汽熏口鼻、皮肤。御医们如法使用。顿时,满室药味弥漫,过了一天一夜,柳太后逐渐苏醒,能够说话了,后来渐渐痊愈。
中医还认为黄芪的炮制方法不同作用有异,生黄芪走表、生肌。炙黄芪补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