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7年07月27日】
御物无心而不受物累,是为道者。为欲所御而被物奴,即是俗人。清心寡欲不在物之多寡,在于心净!圣者,坐拥家财亿万或权力无限,一样无欲无求而顺其自然,心清并不防碍其富有;俗人欲望无限,身无余物占大多数,无产者何曾寡欲过? 因此,权与财之势力大小乃命中有无,无关是否清心寡欲,与个人道德追求也无直接关联。
上古时代留下“圣人不在朝中,即在医卜”的前秦总结,及“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晋朝之道论,皆是明证。
从人类历史而言,东西方社会无论身处哪个社会阶层,清心寡欲者最多福多贵,也最受人敬重和信赖。名利之物欲强盛,表现心强烈者才是一切环境之乱源。 心清而静才有定力搞研究,真正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及大学问家,没有不寡欲的。
现代社会一知半解者,到处宣扬清心寡欲意味受穷之谬论,以此而传邪教实属愚昧无知。逞口舌之快而抹黑正信,无意之中造了多少恶业?天灾人祸,也必如影之随身了。
爱因斯坦这些大科学家,被世人当白痴天才,其实是不理会世事,不太关心俗务而己。为俗务的名利占用时间太不划算,清心寡欲就被当白痴。
贝多芬不成聋子,是不会有那么大的音乐成就! 音乐家要在社会实践中多吃苦练历,多走多看聚累成功以后,贝多芬就成聋子。这样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的同时,又不会被世俗的是非干扰。保持清心,才能出那样超凡脱俗水准的作品!
为什么孙膑被膑刑才能成就他的兵法? 为什么膝盖被剜刑和宫刑的司马迁才能完成史记?! 为什么包括曹雪芹在内的中西大艺术家和文学家,在世多清贫?
艺术家和文学家们,要先劳其筋骨,苦其心智成就精神上的高度,才有作品的高境界!这也需要外在环境的隔离世间,与世俗保持距离才能有所成就!清心寡欲也需外在环境的保证。
与世无争者往往大智若愚,不同俗流的曹雪芹被俗人认为贫困潦倒,这个道理是一脉相承的。
清心寡欲,是成就文武之道、商道及为政之道乃至一切正道的基本功夫。中国文化中的“觉悟”二字,由此而來!
中西内外之古往今来,无论阶层高低与个人材质几何,那些清心寡欲者,除少干蠢事以外,该有的不会少半分;名利欲望越强越喜欢表现的,哪个不是蠢事做绝、蠢到家了? 社会阶层越高、财富越多者,名利心越重越蠢!蠢到极点的现在连退路都没有,干等着出事。那些无权无势的,只要看看社会单位和家族发生的那些人事,好事之徒没有例外的。
清心寡欲,就是为学中的养生与保身之道!贫者全性命而集厚德,富贵者以保平安而延福寿,慎终追远、光前裕后之精要。慎思而言行,清心寡欲以达身心健康,“明慧不惑”[1]而自觉觉人,正道之始也。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精進要旨》〈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