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乾坤】(四)茶予夏商

石方行


【正见网2018年07月01日】

从炎黄之后,历经后来的尧舜禹汤的发展,人们对茶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使用范围也逐渐的扩大。虽然在历史上对于茶的发展方面,这段时期没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实际上对于茶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时期。

现代人总觉得饮茶是有文字记载之后的事情,是从人有了很丰富的物质基础之后,才开始享受的一种象征。其实不然。

咱举个简单例子:我们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期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鄂伦春人,他们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那么当初处在比他们文明程度要高的黄河文明(从炎黄时期到尧舜禹汤的阶段),那茶的普及程度会更高。当时茶的药用价值多于饮用。因为当时的人首先是要活命,即便是嚼食茶叶也多为药用;作为享受与交际、娱乐功能当时还不常见。

在这个阶段各种神也用不同的方式教化百姓,让百姓懂得一些农耕与游牧的方法与遇到一些问题的处理。

因为人间的理中有相生相克的因素。记得我小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上说鲁班当年就因为手被一种带刺的植物划伤,而发明了锯。很多时候看似偶然的现象中却充满了必然。

在这里我们就说两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也没有口耳相传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夏朝。

有一次夏朝的国王带着侍卫去打猎,走到山里迷路了,而且感到非常的口渴。不巧的是周围也没有山泉,这可怎么办?有两个侍卫口渴难耐,见周围有树,急忙摘下树叶咀嚼,结果都倒下了。国王一看慌了神,眼看日薄西山,再这样下去自己和余下的几个侍卫不得都被猛兽吃掉了嘛!

此时他想起了轩辕黄帝在大战蚩尤的时候,以及尧舜禹等圣王也是在遇到难的时候会有神来帮忙。此时国王双膝跪地乞求上天来帮忙。

不一会儿,不知从何方走出一位妙龄女子,看上去也就是十六七岁,头上插着一片绿叶,身着淡粉色衣装,手拿拂尘,走到近前,轻起朱唇:“闻我王在此遇险,特来相助。”说着就把头上绿叶摘下,用拂尘一甩,绿叶中渗出水滴,国王赶紧过来用口相接,喝完之后,顿觉精神百倍,又请女子依次将水滴给余下的侍卫喝了,并将那两位因咀嚼树叶而倒下的侍卫用绿叶渗出的水滴救醒。

国王非常感激女子,并问女子从何而来?女子笑着说:“我是茶神的侍女,是茶神让我来帮你们的。你们从此要记住:不是什么叶子都可以咀嚼的。

当年神农尝百草的目的就是想识别出不同植物的药性与食性。你们要多留心神农留下来的经验。如果误食了有损身体的叶子,那可就不好了。而且你们这一朝人将来要转生在遥远的地方,在那里也要学会生存才是。”说完少女就带着他们走出森林。而后就消失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商朝。

夏商周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夏朝是初始,商朝是发展,周朝是鼎盛时期。那么在青铜发展时期的商朝,为了冶炼青铜器耗费了很多的人力与物力。也有很多人为此而丧命。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从巴蜀地区而来,为的是能向冶炼青铜的师傅学精这门手艺,为了讨好师傅,特地从老家拿来一些茶叶。但这位师傅是个粗心的人,只是听说茶好喝,却没有问明什么时候喝最好。他在一次冶炼工作干到一半,出一身透汗的情况下,感觉口渴,于是把茶叶放在热水中泡了一会儿就开喝,结果不一会就感觉头晕而醉倒了。更不巧的是监工的走过来,看见他躺在那里,以为他偷懒,就用鞭子抽、用水浇他,这下子他很快缓醒过来。觉得年轻人故意害他,把一肚子怨气都出在年轻人身上,把他痛打一顿、赶走了。

年轻人觉得很冤枉,又无处说理,只好往巴蜀的方向走,走到半路越想越觉得委屈,一时想不开索性找根歪脖树上吊,想死了算了。结果歪脖树不结实,折了。他被摔下来,一时之间站不起来了。这下子他更加郁闷了。觉得都是茶叶惹得祸,把余下的茶叶都扔在脚下。更有意思的是不一会下起小雨了。他活动身体好像能动了,在不经意间,闻着周围有沁人的馨香,脚下的水变了颜色。他拿起茶叶闻了闻,顿觉精神多了。这下子他明白了,原来喝茶需要时间和火候的。不是什么时间和什么环境下都可以喝的。此时走过来一位老人,老人看他这个样子,就问他缘由,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把心中的疑惑对老人说了:为什么我那位师傅喝了茶叶醉倒了,而我闻了同样的茶叶却感觉精神呢?老人就把茶叶在什么情况下喝对人有益,在什么情况下喝对人有害一一都告诉了他。他也谨记在心。老人看他明白了也就告辞离开了。

当明白了这些他又回去找到那位冶炼青铜的师傅,告诉他这方面的道理,他师傅也在这方面注意了,喝过此茶之后真的感觉神清气爽,这下子非常高兴,逐渐的把自己所掌握的本领都教给他了。他最终成为非常有名的冶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