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此身与民共安危!”(数文)

曾敬贤 整理


【正见网2019年02月13日】

一、“此身与民共安危!”

《明史•周思兼传》记载:

周思兼,字叔夜,上海华亭人。年轻时就有才学、名气。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山东平度州知州。任职期间,周思兼亲自巡视本州郊区农村,身坐竹轿之中,携带一盆饭食,访民听诉,让乡民依次按顺序讲述。因此,尽得民间疾苦的情由,全部给予免除租税。

王府的宦官,放纵王庄奴仆,抢夺民产,行为放肆。按察使司杖打王府奴仆,奴仆被打死毙命。宦官逼迫亲王,奏闻朝廷,山东巡抚彭黯,命令周思兼审理此案。

亲王置酒席请周思兼,似乎有什么嘱托,但畏惧周思兼正直,酒席终了,也不敢有所言。周思兼审阅案件的词状后,说:“这个案件,判决行杖合法。对宦官的诬告,应当判处戍边徒刑。”然后,将按察使,予以复职处理。民心大快!

邻近郡县,饥民抢夺食物,主管部门管制严急,饥民愤慨,要闹事。上级官员命令周思兼治理此事,周思兼制作小木牌数千个,散发给四郊饥民,命令饥民执牌前来领取赈济他们的钱和食物。饥民领得粮米,闹事遂平息。周思兼入朝述职,朝廷推举他政绩为第一,应该升官进京。平度州百姓,到京师请朝廷留任,辞切情真,皇帝被感动。于是,周思兼又留任原地一年。后来,周思兼擢升工部员外郎,督管山东临清砖厂。平度士民,遮道哭泣送别。有相貌类似周思兼的人,出使经过平度,州民奔走相告地前往谒见。后来,得知不是周思兼本人,又各自叹息离去。

黄河将决口,周思兼募民修筑堤坝,身立烈日之下。堤坝修成刚刚三天,秋天的洪水就暴涨而来。百姓因为已经修好了堤坝而免于灾难,大幸大喜,人们再次欢呼周思兼,感泣涕零!

周思兼早年当官时,曾发誓言:“此身与民共安危!”信有之矣。

二、“当清官不难,不强迫人民,就是清官!”

《明史•循吏吴履传》记载:

吴履,字德基,浙江兰溪人,明代初年,曾经为县丞、知县、知州。政绩卓著,为当时所称许。    

吴履担任甘肃安化知县时,正值明、元之间的战争,当地大姓易氏,率族人据险要而自守。正在前线率兵的江阴侯吴良,即将攻击易氏宗族,并召知县吴履,商议计策。吴履说:“易氏宗族这样做,是为避难,而不是反抗明朝,对他们进行招安,就会归降。如果他们不回到家中来,再攻击也不晚。”吴良听从了吴履的意见,易氏宗族果然弃险归家。

吴良想招集原来曾经当过兵的农民,重新入伍,以扩大队伍。这在县民中,造成很大的恐慌。吴履说:“现在已经是清平世道,人民安心于农业生产。请您招集那些愿意当兵的人入伍。不愿意的人,不要强迫。”吴良也接收了这个意见,百姓这才平定下来。吴履很感慨的说:“当清官不难。官员不强迫人民,就是利民,就是清官!”

吴履因有政绩,而升迁为山东潍州知州。山东百姓,苦于经常以牛羊代替秋税,吴履与州民商议说:“牛羊有死亡病瘠之患,不如交纳粮食方便。”后来,上官下令人民缴送牛羊到陕西前线,其他县人民许多因此破产毁家的,独有潍州人民未受其害。由于改潍州为潍县,因地方行政降级而召吴履还都,潍县人民,都涕泣奔走相送。
 
正是:官员也是人,本应有人性。人人互尊敬,才是正常情。

三、顺民情,便民生,兴教育,得民心!

《明史•循吏陈钢传》记载:

陈钢,字坚远,今南京人。1465年举人,授官湖南黔阳知县。

楚地有个旧风俗,在丧葬时,喜欢击鼓歌舞。陈钢教给他们以歌唱古哀词,民俗逐渐改变。黔阳县当沅江、湘江合流处,数次江堤决口,毁坏田园村舍。陈钢召募人采石,垒砌堤岸千余丈,江水不再为害。

本县南山崖有数里官道,道路很狭窄,行路者多堕崖身死。陈钢堆积柴薪烧山石,浇上醋以裂石,开拓道路丈许。行路者,大感方便。行路人边走边唱,以赞陈钢。

陈钢有病,县民争先恐后去求神保佑,愿意减少自己的年龄,以增益陈钢的寿命。他不久病愈,升迁为长沙府通判,监督修筑吉王的府第,工程完成,吉王赏赐金帛给他,陈钢没有接受。恳请吉王把原来宫殿的旧材料,用于修岳麓书院,以兴教育。得到吉王允许。1488年,陈钢因母亲去世,而离职辞官。

陈钢去世后,黔阳、长沙郡,百姓建立祠堂,常年祭祀他。
   
四、敬民畏民,不可傲慢

 清代袁守定:《图民录》卷四,又记载:

《尚书•盘庚》的诰令说:“不应该有不顺承民众的官员。”又说:“官员应恭敬地顺承民众的要求。”《高宗肜日》篇中,祖己教训说:“君王是负责尊敬民众的。”古代明智的君王和大臣,没有谁不尊敬民众:设有见识的官吏,傲慢地对待民众,这是错误的。大舜告诫禹说:“令人可畏的是:民众不愿意拥护你。”召公告诫成王说:“任用善人”又担心民众僭越礼义。”周公作《酒诰》,说:“要畏惧上天和普通百姓。”古代明智的君王和大臣,没有谁不把民众作为令人可畏的力量看待的,没见识的官吏轻视他们,这也是错误的。
    
五、官员必须与百姓同甘共苦

清代袁守定:《图民录》卷四,还记载:
 
官员的好恶,一定要跟民众相同,官员必须与百姓同甘共苦。凡是百姓认为有利的,官员也应该认为有利,所利的事情即使没有完成,而民众还是会产生感激之心。如果说:“我怎么知道它对民众有利呢?”那就是违背民心了。百姓认为苦的,官员也说苦,所苦的事情,虽然还没有去掉,而民众也不会怨恨。如果说:“这还不能算是民众的愁苦。”那就会令民众感到吃惊了。

唐代的崔荛,做陕州观察使,民众向他诉说旱情,崔荛却指着庭院前的树说:“这树还有叶子,哪里有什么旱情?”他还把诉说旱情的人,杖打了一顿。民众发怒起来,把他赶走了。崔荛在逃跑的路上,口渴了找水喝,老百姓就让他喝小便。《通鉴纲目》上,用大字书写着:“陕民驱逐观察使崔荛”,同时在后面的注解当中,详细记载了导致混乱的根由。这种把历史的教训,写到史书中,让后世引以为戒的用意,是非常深切了。
    
六、官员必须“存畏民之隐,行爱民之政”

 清代刘衡《庸吏庸言》记载:

州县的官员,之所以懒惰懈怠,其原因在于面对百姓时,没有畏惧的心理。我私下以为:朝廷设置州县长官,是为了管理百姓的,长官们一定要爱护百姓,如此百姓也就敬爱长官。

我以为:想让百姓敬爱长官,一定先要让他们畏惧长官。我所说的畏惧,并不是指坐在衙署大堂上拍案叫堂、鞭打百姓,这一原则的施行,首先在于长官要公正无私,公正就都以制度为准则,而有了制度,官府的刑罚、奖赏就都有了依靠、凭借的道理,那样所施刑罚才能公正,一定足以显示惩戒。既然给予奖赏能公平,也足以起到警戒的作用。大概百姓能够从得到的奖赏中,反过去便会了解到所规定的该罚的一定会被惩罚的道理,像这样就畏惧长官。

其次,懒惰不如勤政,勤就能励精图治,办理公文不滞留,事事必亲自处理,这样既具有严厉的精神,又显露出严肃冷峻的样子,像这样,百姓就畏惧长官了。一旦百姓畏惧长官,也就敬爱长官了,而且了解了长官为公务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放肆。

因此,从根本上讲,就是先有一份畏惧百姓之心,才能施行爱护百姓之政。《礼记》上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老百姓记住,这是说老百姓是害怕长官的。”《尚书》上说:“可以被害怕的不是百姓,”又说:“要顾及百姓的言论。”这又是说官员害怕百姓,只有官员与百姓相互畏惧,才能相互爱护啊。否则的话,平时既没有反过来要求自己、责备自己的心意,又没有劝诫百姓改过自新的话语,一旦遇到百姓有所违法的事情,动不动就说百姓刁蛮。试着想一想,同是这个百姓,平庸的官吏说他刁蛮,而好的长官所辖区的百姓为什么又不刁蛮呢?能干的官吏偶尔也说百姓刁蛮,而奉职守法的长官所辖区的百姓又为什么不刁蛮?这是我之所以深入探求畏惧百姓的道理,以希望从中得到爱护百姓的道理的原因。总而言之:官员必须“存畏民之隐,行爱民之政!”
   
七、梁彦光以情感人,拿自己的俸禄办学堂

清代金庸斋《居官必览•兴革》记载:

梁彦光为相州刺史时,深深担忧乡民风俗的种种弊端,于是到处成立乡校,拿自己的俸禄,去邀请名师大儒,凡不属于六经范围的知识,不得讲授。他在每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召集学生,亲自到场测试。选取勤奋学习的人,让他们坐上堂,并摆设美味佳肴,给以招待,其余的全部坐在高堂之下。有些喜欢争讼、懒惰,没有成绩的,坐在庭下,陈设粗陋的餐具。对那些学问大有长进,取得成就的人,则以对待贵客的极隆重的礼节,设宴饯行,送到郊外,并资助一些财物。

于是人人刻苦努力,风俗大变。有一名滏阳人,名叫焦通,有酗酒的嗜好,对待双亲不够孝顺,被堂弟告到官府。梁彦光没有加罪于他,而是带他到州学,叫他观看孔子庙中韩伯俞被打后,流眼泪的画像。焦通于是感悟,又悲又愧,无以容身。梁彦光对他训戒、讲明道理后,让他回去。

后来,焦通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终于成为善良的人,吏民都很感动,并为之喜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