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6月24日】
教学主题:自然探索
单元主题: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各地的“怪坡”
教学对象:小学以上
教学时数:50分钟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
2.启发学生的构思能力。
教学准备
1. 研读教学参考资料: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各地的“怪坡”
2.如必要的话,设计学习单
教学重点
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各地的“怪坡”
千龙科技2002年8月30日报导-- 你想体验一下“上坡轻松、下坡费劲”的奇妙感觉吗?你想目睹一下“车往坡上滑、水往高处流”的奇异景观吗?那么,不妨到世界各地的“怪坡”去“潇洒走一回”,看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辽宁“怪坡”
最早被发现的“怪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周家村东北方的寒坡岭。
1990年5月,一辆面包车途经此地,司机下车小歇;回来时发现熄火的面包车已自行从坡底“滑行”到了坡顶。
在这条长约90米、宽约15米、坡度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两边长满小草,并无任何异常现象。
但就在这“怪坡”上,汽车下坡必须加大油门,而上坡即使熄火也可到达坡顶;镒孕谐担?缕乱?咕⒌牛?掀氯匆?艨鄢嫡?蝗诵衅律希?彩巧先ナ×Γ?吕捶丫??
山东“怪坡”
济南市东南外环路也有一段“怪坡”,引来人们竞相探奇。
当时,有人驾车途经外环路省经济学院以南约1.5公里处一段下坡路时,驶过下坡的汽车一旦熄火,竟又慢慢的自动爬上了坡。
不少人闻讯赶来,目睹了同一现象:几辆汽车驶到坡底,车与车相距1.2米,熄火;结果,汽车均“倒行逆驶”,缓慢的爬上坡去。
西安“怪坡”
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东南方,1997年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怪坡”。
“怪坡”长约120米,是一段盘山公路的上坡段,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到此,不用加力踩油门,都会自动的慢慢爬上去。
台湾“怪坡”
在台东县东河乡,有一个名叫“都兰”的旅游胜地,其最吸引游人处,便是“水往高处流”的奇景。
“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脚下的农田,而靠近山脚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观者无不称奇。
发生在华夏大地的“怪坡”奇异现象,以其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成为人们探奇的“热土”。饶有兴趣的是,类似“上坡轻松、下坡费劲”的“怪坡”,在世界各国亦已发现多处。
乌拉圭“怪坡”
南美乌拉圭的巴纳角地区,可以说是“怪坡”的“聚焦点”,汽车只要一开进这一地区,便怪事丛生。最令人惊奇的要数汽车一旦抛锚,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神力,会把汽车推出几十米远。
韩国“怪坡”
韩国的济州岛,在天马牧场附近的516国道,有一段“怪坡”,汽车到此,熄火并置于空档,却见汽车又向坡上滑行。
美国“怪坡”
美国犹他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有一条直线距离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闻名全球的“怪坡”。驱车到此,将车停下,松开制动器,就会发现,汽车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着似的、缓慢的向山坡上爬去。
世界怪坡之谜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多次进行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怪坡”上,越是质量大的物体,越是容易发生自行上坡的奇异现象。如此“怪坡”效应,自然使游客、探险家和科学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提出了“重力异常”、“视差错觉”、“磁场效应”、“四维交错”、“黑暗物质”和“飞碟作用”、“鬼怪作祟”、“失重现象”、“黑暗物质的强大万有引力”和““UFO的神秘力量”……各种解释,众说纷纭,却难以使人信服。“怪坡”依然成为人们竞相前往探奇的“旅游谜地”。
教学流程
1.引言---提问 (5分钟)
(1)问学生有没有看过“怪坡”的报导或曾经亲身体验过。
(2)如有学生看过报导或曾经亲身体验过,请学生简单描述所知道的“怪坡”。
2.讲述教学重点 (20分钟)
讲述【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各地的“怪坡”】
讲述中可提出问题:
---水不是往低处流吗?在科学上是如何解释“水往低处流”?
---发生在“怪坡”的“车往坡上滑、水往高处流”的奇异景观,科学家们又如何解释?
---讲述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所提出的各种解释前,先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3.自由讨论 (15分钟)
(1)针对世界各地发生奇异的“怪坡”现象,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问学生从“怪坡”的奇异现象,学到了什么科学知识?
(3)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
4.评量 (10分钟)
(1)可用口头测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2)也可利用自由讨论时提出问题进行评量。
(3)或发给学习单。
教学方式
(1)引言提问时,可多让几位看过“怪坡”报导或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学生举手发言。
(2)如有学生旅游去过本教案中的“怪坡”,可请他(她)来讲讲亲身经历。
(3)讲述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所提出的各种解释时,可与学生们讨论每一种解释是否合理?,或为何难以让人信服?
评量方式
(1)学习单
(2)口头测验
参考资料
明慧网.科学探索.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各地的怪坡”
http://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2/9/8/3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