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6月26日】
教学主题:心灵故事
单元主题:伞外看人
教学对象:中小学生
教学时数:30分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2.从故事启示中,启发学生纯真、善良、慈悲及宽容的心灵。
教学准备
1研读教学参考资料: 心灵之窗:伞外看人 (作者:薛家林)
2.如必要的话,设计学习单
教学重点
心灵之窗:伞外看人
一个夏季的黄昏,我坐在窗前看书,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一个陌生人驱赶到我家的屋檐下。他隔着窗子笑着与我打招呼,我微笑着应答。突然,我发现他的脖子上有一处刀疤,那结痂似一条蜈蚣伏在上面,我心里一惊。
陌生人30岁左右,穿着一件沾有油污的短袖汗衫,胳膊处的骨肉向外鼓着,身体很结实。他一定是个打架的好手,我暗想。他小心翼翼的向我借伞,并要求给他一杯水喝。我犹豫起来,他会还我雨伞吗?他是不是坏人呢?
半晌,我给他找来那把已多年不用的破伞,从窗口递给他。“家里没水了。”我抱歉的冲他一笑。陌生人什么也没说,接过雨伞走了,刚走两步,一个趔趄,差点儿摔倒在地,这时我才发现他是个残疾人,我开始后悔为什么不给他拿瓶饮料,对自己缺乏同情与过度谨慎的行为不安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陌生人送伞来了,他自行车座上挎着两个帆布包,里面放着伞骨架、帆布料、打气筒、自行车轮胎什么的。我欣喜过望,随手接过伞时觉得有些异样,撑开一看,伞的破漏处被缝补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连坏死的半自动弹簧也修好了。
我不知说什么才好,赶紧把他让进家里,给他倒了杯牛奶。很快,我知道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一年前因工伤下岗后干起修理工,脖子上的刀疤是因在汽车上见义勇为而留下的……顿时,我心里涌出一股涩涩的愧疚。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用一种狭隘的眼光和主观的尺度去衡量别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犹如伞内瞧人,居于一角,有所遮掩,总是看不完全的。放开眼量,敞开心界,做到伞外看人,相信于人于己都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流程
1.引言-提问 (5分钟)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一个男人脖子上有一道像一条蜈蚣似的刀疤,你会想他是什么样的人?
(2)从“伞外看人”四个字你想到什么?
2.讲述教学重点 (15分钟)
“伞外看人”
讲述故事中可提出问题:
-陌生人要借伞,并要求给他一杯水喝,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 为什么?
-他为什么借给陌生人一把多年不用的破伞? 为什么从窗口递给他?
3.自由讨论 (5分钟)
(1)问学生从这则故事得到什么启示?
(2)问学生:这则故事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评量 (5分钟)
(1)可用口头测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2)也可利用自由讨论时提出问题进行评量
(3)或发给学习单
教学方式
(1)讲述故事时,针对故事情节可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由发问。
(2)讲完故事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角,试着改写剧情,看他如何对待那位陌生人。
评量方式
(1)口头测验
(2)也可设计学习单发给学生带回家作答,下次上课时交回。
(3)参考题目:用「伞内瞧人」及「伞外看人」两种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故事中的陌生人,可能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参考资料
新生网. 心灵之窗:伞外看人 (作者:薛家林)
http://www.xinsheng.net/xs/articles/gb/2002/5/23/15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