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不灭:能读梵文佛经的孩子、左肩带印章的孩子(二则)

德惠


【正见网2023年03月24日】

明朝时期,太原有位名叫华仁的進士。他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刚会说话,就能读诵用印度梵文书写的佛教经、咒。明代时把梵文佛经统称为“番经”,明代宫廷中还专门设置番经厂,供信佛的贵人们习念梵文佛经、梵文佛咒。华仁可以恍惚回忆自己的前生,他说其前世是西印度的佛教僧侣,所以今生对梵文无师自通。

明代光禄寺官员徐振德是常熟县人,其官职为光禄署丞。光禄寺是与礼部精膳司相关的机构,掌管祭享、筵宴之事,负责祭拜、各种仪式、接待使臣等有关宴会筵席等事。“光禄署丞”是从七品官职,是光禄寺下属机构的长官。

徐振德曾说过一件奇事。徐振德已去世的父亲曾自号“东塘翁”。这位东塘翁最初有一个儿子,乳名“周舍”,可惜几岁时就夭折了,东塘翁哭的极为伤心。为了让父子可以再相认,他在给儿子的遗体换衣服的时候,就用自己的私章蘸着朱砂印油在遗体的左肩上盖了章。不久他又得了一个儿子,就是未来的光禄署丞徐振德。神奇的是徐振德一出生其左肩就有胎记,胎记处肉隐隐凸起,其父仔细一看其形状正是他在亡儿遗体左肩上盖的章,印记文字非常清晰。于是他明白自己去世的儿子又回来了,父子在轮回中再次相遇。

辛卯年的夏天,《狯园》作者钱希言与徐振德在长安旅店中相逢,徐振德解开上衣给钱希言看这印章形胎记,真的非常清晰。钱希言看后感叹道:“探环之说非妄矣”。查钱希言生平,大约公元1612年前后在世,那么此处的辛卯年就应当是公元1591年。“探环”是古代的典故,借指转世轮回,“探环之说非妄矣”翻成白话就是:轮回转世确实是真的。探环的出处为《晋书·羊祜传》,是指晋代名臣羊祜幼年时让乳母把他玩的金环拿来,乳母说从来就没有金环,他就到邻居李氏庭院的桑树洞里伸手一探便取出一个金环,而这个金环正是邻居李氏家中亡儿生前所遗失的,大家由此都认为羊祜就是李氏家中亡儿转生。

记载中叫华仁的進士应该是转生时洗脑不彻底,带着对梵语的记忆转生了;光禄署丞徐振德则是带着印章形胎记出生,现代许多学者也发现有的胎记与前世的伤痕、印记有关。这两则记载都是轮回的实际例证,说明元神真的不会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反而是生命下一阶段的开始,生命将在轮回转世中继续存在,而无神论则是错误的假说。

资料来源:明朝钱希言《狯园》(又名《狯园志异》)

原文:《狯园·华進士前身为番僧》太原進士华仁,幼在荷褓之中,即能读番经,恍惚记忆前身是西天竺比丘也。

原文:《狯园·徐光禄两世轮回》常熟县光禄署丞徐振德,自言其先君东塘翁,初生一子,乳名周舍,不数岁夭死。翁哭之甚哀,小殓时用一私记印章,钳硃于儿左肩。未几,光禄诞生其左肩有肉隐起,印记宛然。辛卯夏,光禄在长安邸舍,出肩痕以示希言,方知探环之说非妄矣。

《晋书·羊祜传》原文:"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