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评注:堂堂正正

王舍微


【正见网2023年04月22日】

【典故出处】

语本《孙子.军争》: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释义】

堂堂,壮盛;正正,严整。“堂堂正正”指军阵强大整齐。后用“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孙子》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为古代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历代兵书之祖。〈军争〉一篇从“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等几个角度谈作战方法:所谓“治气”,指选择时机,在敌军期待归返,最为鬆懈时发动攻击;所谓“治心”,指在敌方军心涣散、不安时发动攻击;所谓“治力”,指避免长途远征,休养生息以迎战疲惫不堪的敌军;所谓“治变”,则指当敌军军容整齐壮盛时,应避其锋芒。其中对于“治变”一项,孙文原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处“陈”同“阵”,是阵容的意思。“正正之旗”、“堂堂之陈”就是用来形容严整壮盛的军容。后来“堂堂正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光明正大,此亦为现今使用的语义。

【近义】

光明磊落:

磊落,坦荡。“光明磊落”形容心地无私,胸怀坦荡。语或出《朱子语类.卷七四.易.上繫上》。

“磊落”是光明坦直的意思,“光明磊落”则是心地光明无私,胸怀坦荡。此语见用于《朱子语类》。朱熹是南宋的理学家,《朱子语类》这本书即记载他与门人弟子间的对话。有学生问他有关易经卦辞的问题:“《易经系辞》里说‘卦有小大’,旧说是《易经》里的‘大畜’、‘小畜’、‘大过’、‘小过’四个卦,但就是只有这四卦吗?”朱熹回答:“应该是说凡是好的卦都可称为大,不好的卦都称为小,所谓‘卦有小大’,就是卦有好有坏,就像人也有分好坏一样。光明磊落的人就是好人,昏庸诡诈的人就是坏人。”“磊落”即是指坦然宽大的样子。《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就有这样的用法:“大丈夫行事当礌(同‘磊’)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礌礌落落”指志向高远,胸怀坦然。朱熹用“光明磊落”形容心胸坦荡无私的人。后来“光明磊落”就一直沿用下来,形容心地无私,胸怀坦荡。

【评注】

宋代陈亮〈酌古论四.李靖〉记载:“其阵堂堂,其旗正正,此非正兵不能然也。”也是用来形容军容之壮盛。但除此之外,还见有另外的引申含义,正兵是指正义之师。从做人方面说来,正正乃是依正理、正道而行;堂堂则是光明磊落、即心地无私、襟怀坦荡,不行苟且之事。

【评析】

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子同生》说道:“圣人一笔一削,堂堂正正,岂有以暧昧之事,疑其君父者。”这就是说,做人不仅要心正、念正,而且在行为方式上的一丝一毫都要堂堂正正、礌礌落落。为了个人的利益等目标的有为,出发点就不一定符合正理;为了正义的目标而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也不是堂堂正正。这好比圣人写字,一笔一划都体现着堂堂正正的因素。思想和行为方式中的任何一点不正,都会导致负面的东西产生,积存着使人下滑的砝码。在滚滚红尘之中,人能坚守合于正道的一思一念,那便是在奠定生命提升的基础和起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