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8月03日】
话说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常感叹无人可以共论书艺,于是魏徵便向唐太宗推荐了一位年仅三十六岁的后起之秀,这位年轻书家即是褚遂良。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高宗时官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
褚遂良是虞世南的学生,自幼敏而好学,博涉经史,潜心翰墨,年轻时书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接下侍书工作颇为称职,于书于政,皆深得唐太宗赏识,屡屡升官。官运亨通使褚遂良刚正忠直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在政治上有所发挥,成为国之栋梁。另一方面,入朝为官后,有机会亲近宫里大量前人法书真迹,时而临摹,时而鉴赏,造就了他更加完美成熟的书艺创作。
褚遂良的书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纤细秀逸。但稍加玩味后,我们不难感受,纤细的线条其实蕴含着遒劲的笔力,因此许多笔划虽细如游丝,但劲挺而不柔弱,姿态婉媚却不入俗。书评家张怀?对褚遂良的书法有很高的评价,称赞他得王右军之媚趣,楷.?腥纭懊琅?烤辏?撇蝗斡诼掮玻?龌?略迹?贰⒂菪恢?薄?
《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也是流传作品中最无真伪争议者。这件作品在结体上不同于一般楷书长方结构,字形扁平,而且横向的笔势特别开阔,深富隶意。用笔则轻巧灵动,一提一按间带出线条明快的节奏韵律,像是流畅的乐曲又宛如潇洒的舞蹈,通篇洋溢着飞动之美。
相对于欧书结构严谨、理性,褚字则将审美趣味移焦于线条;虞书温文内敛,褚字则不掩饰用笔的痕迹,强调律动的线条所呈现出的华美风韵。面对诸多楷书前辈大师,褚遂良以更具音乐性及舞蹈性的书写,耕耘出自己的风格。褚遂良对后人影响深远,清代刘熙载称他为“唐之广大教化主”,薛稷、颜真卿、徐浩及宋徽宗无不从他身上吸取创作养分,其“广大教化主”的称号实至名归。
褚遂良的书风因妍美多姿,颇为大众青睐,然学习褚字在摹其秀逸婉媚之外,应特别用心于褚书里的“筋”意,假以时日或亦稍能运出挺劲的线质,若一味逐其媚态,则容易入俗于花拳秀腿、矫饰造作,与书道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