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山夜话:张锡纯医案解读(二)根治胃气不降之证

白玉熙


【正见网2023年12月20日】

中医有异病同治的说法,不同的病症,有时会采用同样的药方或思路来治疗,原因在于,具体症状虽然不同,但造成的根本原因却是一样的。今天讲的根治便秘的病例就是如此,跟上回讲的失眠一样。这回张锡纯还提醒医者,只图消除具体症状来用药,时间长了,会导致身体出现食道逆流、摄食障碍、吐血、流鼻血、气喘痰咳、头晕目眩等等各种复杂难治的综合病症。

医案:根治便秘

这位病患姓郭,不到三十岁,张锡纯刚刚从沧州移居天津,他就上门求治。郭某说:心中常常感觉郁闷,饮食停滞于胃中不下,有时还会呕吐,最为痛苦的是便秘的问题,不服通便的药物,就无法解决,这样的病症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屡次服药皆无效果,虽然日子也能过下去,看似病症并未明显加剧,但因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身体变得虚弱了不少。病人为此感到不安,知道长此以往,便秘等问题得不到缓解,身体会被渐渐拖垮的。

张锡纯为他诊脉,诊脉是中医诊病的关键手法,目的是了解五脏六腑经脉的运行情况。因为中医治病要从经络这套五行能量机制来发现问题,找到病机,从而归正脏腑。张诊脉后发现其“六部经脉皆有郁象”。何为郁象,就是经脉运行不通畅,受郁的现象。那为何是六部经脉呢?既然“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不应该是五行对应的五部经脉吗?其实核心的确是五部,但有一部是调和各部脏腑的经脉,所以构成六部。

张锡纯诊脉后,立即告知患者,病机问题出在何处,该如何治疗,思路非常清晰,他说∶“此胃气不降之证也,易治耳。但重用赭石数剂即可见效也。”这是半文言的话语,意思很明白,是胃的经脉之气(五行里土的能量)不能正常下降造成的,此病很容易治疗,只需要重用赭石为主药,服用几剂就能痊愈。

张锡纯说的如此笃定,是因为他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跟失眠的病机问题一样,都是胃气无法下走,造成整套人体经脉,如同“人体电路”出了故障一样,电力受阻。胃部气机逆行而上,食物自然无法下走,停在胃部,那么呕吐反胃,食欲不振,或者有的人胃酸往上逆流,出现食道逆流,都是胃气上逆不降,这一个原因导致的,自然,严重的便秘,也是如此,大肠在胃部底下,胃气上逆,大肠气机受堵,失去下行的推动力,这才出现了便秘,即使强行吃通便的药物,气机并未恢复正常,胃气还是往上走,便秘就会一直存在。

根据这个降胃气的治病思路,张锡纯心中有数,经脉会因此全部畅通,该病很容易就能治好,一切症状都会自然消失,只是时间早几天或晚几天的区别罢了。于是开方:“生赭石细末一两,生怀山药、炒怀山药各七钱,全当归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浓朴、柴胡各一钱。”并叮嘱患者:“此药煎汤日服一剂,服至大便日行一次再来换方。”后其人连服此药八剂,八天就恢复正常,能够每日大便一次了,心中的郁闷也跟着大减,饮食增加了很多。这就算基本痊愈了,张锡纯为了善后,把赭石从一两改为六钱,柴胡改用五分,又加白术钱半。让患者继续服用十剂,完全根治。

光吃消胀和通便药物的后果

张锡纯在医案中提醒医者,病人感觉胸部和胃部胀满烦闷,就开消除胀满的药物,便秘就开泻药等通便药物,不但不能治病,还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他说:“饮食入胃不能传送下行,上则为胀满,下则为便结,此必然之势也。而治之者,不知其病因在胃府之气上逆不下降,乃投以消胀之药,药力歇而胀满依然。治以通便之剂,今日通而明日如故,(就是我们今天现代医学的思路,只是为了消除经脉出故障后导致的后果,故障并未消除,胃肠功能就无法复原,常年失职,于是只好常年依赖药物,天天消胀和通便,这就是为何人们得病无法轻易断药的原因,不少病甚至只能终身服药。)”

至于后果,他说:久而久之,渐渐出现各种并发症,除了常见的呕吐,消化道功能障碍、食道逆流,有人还会出现吐血,流鼻血,胸膈烦热,头晕目眩,痰液壅滞肺部,气喘咳嗽,惊悸失眠等等复杂繁多的症状,让医者理不出头绪,想要治好,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而病情发展到这一步,即使有人知道致病根源在于胃气逆而不降,才开始想起用一般的降胃之药,比如半夏、苏子、蒌仁、竹茹、浓朴、枳实诸品,也会出现“用之等于不用”的结果,不管怎样治疗,都没有明显效果。

至此,张锡纯将众多医者用药思路有误和思路正确但无效的原因讲的十分透彻。目的就是教会大家中医正确的治病思维—以调正经络这套能量气机为核心,并给出遇到此类难题时懂得使用赭石来解决问题的用药法。我们将在下期再详细解读赭石的药理以及药方整体的配置理由。

注:医案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胃气不降治法”;药方仅供学习参考,治病开药请找专业医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