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08月31日】
文化篇─文学和史学
文学
* 诗歌和小说
建安七子之后,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是晋、宋之际的陶潜。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幸福的世外桃源。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汉代和三国时,七言诗已有一定发展。刘宋时的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又有新的贡献。他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自由换韵,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南方民歌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主要流行于太湖流域)和《西曲歌》(主要流行于江汉地区)为主。这些民歌有个共同特点,即几乎全是情歌。
北朝的民歌较之南方,更有一种大气。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只27个字,便描绘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
又如以五言为主的杂诗《木兰辞》,描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由于写作技巧的纯熟,语言的丰富多彩和运用上的别致,使它成为北方民歌中的上乘作品。
在南北朝时代,骈文盛行。骈文是从汉赋发展来的。经晋末宋初颜延之等人的提倡,强调用典和对偶,于是俳(对偶)体逐渐形成。南朝梁时沈约提倡声律,诗文又逐渐向律体转变。到南朝末期,徐陵、庾信等人把骈文发展到高峰,他们专讲形式上的技巧,缺乏实际内容。
由于佛、道的广泛流传,神话和志怪小说也开始兴起。著名的有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干宝的《搜神记》和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容则属文人轶事,反映了东汉至东晋士族的生活面貌。
* 文学批评
随着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选集专著。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名著。全书共五十篇,系统的论述了各种文章体裁和创作方法,体大思精,是前人文学批评的总结性著作。
史学
西晋陈寿著的《三国志》和宋范晔的《后汉书》是这一时期史学的代表作。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陈寿吸取魏、吴史书的材料,又自编蜀国史书,编纂成为《三国志》。
陈寿写书时,正当魏晋之际,天下乱离,资料不全,故内容显得不很充实,也没有表和志。但《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陈寿死后百余年,三国史料大量出现,南朝宋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下令裴松之作注。
《史记》、《汉书》注重训释文义,而裴注《三国志》则重在增补史实。据粗略统计,注中列举魏晋著作二百多种,而且截取史料比较完整,注文的文字总数超出正文三倍,故注文价值不亚于《三国志》正文。
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范晔在诸家后汉史,特别是在刘珍等人《东观汉记》的基础上,斟酌去取,写成了《后汉书》。由于他死得过早,《志》没有写成。所以纪、传的作者是范晔,志的作者是东晋的司马彪。
《后汉书》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后来居上,淘汰了以前各家的后汉史。梁刘昭为《后汉书》作注,又把晋人司马彪《续后汉书》的三十卷《志》抽出来,加以注释,补入《后汉书》。
除了上述两部史学著作外,还有南齐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南齐臧荣绪的《晋书》是唐修《晋书》的蓝本。北魏崔鸿作《十六国春秋》,专记十六国历史,现在仅存有辑本。
这一时期,人物传记和地方志也已兴起。梁释慧皎的《高僧传》为二百五十多个和尚写了传,是研究佛教史的史料。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研究汉中和四川、云南、贵州地方史的重要材料。
书法
书法在曹魏时,钟繇创立楷书,独享盛名于一时。东晋王羲之吸收了汉魏诸家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真、行,被称为书圣。人们评论他写的字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书法成就不减其父,人称小圣,父子合称“二王”。
北朝的书法也有很大的成就,其特点是结构谨严,气势雄厚,现存魏碑多是这种字体。魏碑还保留有隶书的一些遗迹,与南方略有不同。
龙门石窟的古阳洞中的佛龛造像多有题记,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最珍贵的资料。在金石碑刻艺术中外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中。龙门二十品是被书法家雅称的魏碑精品,也就是林龙门石窟中精造的20块造像题记。这些造像题记具有不同程度的历史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
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字形大小如呈散,体势顾盼如鱼戏水。清朝武亿在《伊阙诸造像记》中说:“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龙门的古阳洞,真可称为佛教碑林的缩影。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赞美魏碑书法 “魄力雄强”、“笔法跳跃”、“精神飞动”、“结构天成”。《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艺术的精华,数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