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我们如何写作

小粒子


【正见网2024年11月22日】

很多的同修都是有文学功底的,但真正要想写出好文章、画出好的绘画作品、创作出好的音乐,还真要有一些智慧的。大法弟子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大法的智慧的,但在方法上,还是要学习古人的。

古语云:“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是说语言要通俗易懂才会被传颂,想感动人就要结合实际、与民族风情有联系。这句话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写作,绘画和音乐其实也是相通的。好的作品要来源于生活的。

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李白、白居易等,他们流传甚广的诗篇往往都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及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些诗句今天读起来也是连翻译都不需要的,因为它们是接近于生活语言的。

而像“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样的诗句又与文化民风有关。这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

宋朝诗人李清照的词之所以好,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种来自生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李清照的文章好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不造作、不故作呻吟,其二是来自生活,与日常息息相关。

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是世人心中所想而无法表达的一种心声。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手卷。被称为十大传世名画,就是因为他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表现的是百姓的日常。

师尊在经文《亚太地区学员会议讲法》中告诉我们“比如说,写唐诗,唐诗是什么样,宋词是什么样,元曲是什么样,首先得了解这些东西,然后你再试着写。作为大法弟子来讲,也许你真的想要这样做就能做好,一定会比别人起步快、成熟快,这也是肯定的。”

大法弟子要通过艺术的方式证实法,也要参考古人的艺术形式再加上大法弟子的智慧,就可以创造出最好的作品。因为大法弟子是有大法赋予的智慧存在的。这是古人和现代常人都不具备的条件。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大陆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