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汉字之谜:德与业

武汉仁


【正见网2005年08月03日】

历代流传的《老子》(即《道德经》)《道经》在前,而《德经》在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种本和乙种本,却和历代流传的《老子》不同,都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简直可以称之为《德道经》。为什么会这样呢?历代注释《老子》的学者有些并未得到老子的真传,甚至根本就不是修炼人,完全不懂得“德”和“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就把《德经》和《道经》放反了。老子把《德经》放前,而《道经》放后,他并不是认为“德”比“道”更重要,而是认为“德”是“道”的基础,“德”是修炼的基础。孔子的《论语》,讲“仁、义、礼、智、信”,讲“中庸之道”,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以“仁”为其学说的中心。“仁”是什么?就是讲中国人(后来包括亚洲国家的黄种人)所应该具有的“德”。

 


左图:“德”字 右图:《说文解字》对德字的解释

释迦牟尼传法49年,到现在《大藏经》有经书万卷,讲些什么呢?讲他的那个“戒、定、慧”。他晚年讲,在他涅磐以后,要“以戒为师”。都是讲印度人(后来包括亚洲国家的黄种人)所应该具有的“德”。古希腊先知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前399年)认为道德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地位、等级、财富和名誉等,而是通过“认识自己来达到道德的提升,并找回自己的本性”。这与《说文解字》中“德,升也。”的说法,与现在法轮功学员“向内修”、要“返本归真”的说法何其相似乃尔!耶稣的《新约全书》,讲要全心全意地坚信上帝,要爱人如己,这是讲犹太人(后来包括欧美各国的白种人)所应该具有的“德”。


左图:“业”字 中图:古文“业”字 右图:《说文解字》对业字的解释

东方和西方,道家和佛家,表面说法似乎不一,其实大觉者、圣人和先知们所见略同。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和耶稣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德”对于常人,尤其对于修炼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维持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常人返本归真、做个好人的基础;更是修炼的人得法(或得道)、修炼、长“功”以至圆满的基础。

那么,“德”(后来还有“业”)字在神传汉字中含义如何呢?

德(恴、悳、惪、(“德”字之右半,即“十四一心”)),“德,升也。从彳(十四一心)声。”(《说文解字》)“德,升也。”“德”是人的道德、人 的“心性”往上升华,“德”是往高层次上攀登,“德”是修炼者修炼的精进,所以“德”字从“彳”(chi斥)旁。“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凡彳之 属皆从彳。”(《说文解字》)“彳”就象人下肢的股、胫、足三节相连,意思是小步走。但“德”的这个小步走,不是跑,不是跳,不是在平地散步,也不是在原 地踏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向上攀登。对常人而言,“德”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幸福的程度、轮回的方向和层次。所以,要“得”就得有 “德”,要“得”就得“失”,要“得”就得“舍”,要“得”就得付出。对修炼者而言,“德”的大小决定了修炼者修炼的难易程度、“功”的高低、可能达到的 层次和果位。

“得,行有所得也,从彳,(旦寸)声。(见寸),古文,省彳。”(《说文解字》)“(旦寸)”(de)是个“得”字,“(见寸)”(de)也是个“得” 字。这个“得”字还通“德”字,无“德”而不“得”,有“德”才会“得”。所以“(旦寸)”、“(见寸)”都通“德”字。

对于常人来说,没有“德”你就没有福气;对于修炼者来说,没有“德”你就修炼不上去,因为修炼是“以德化功”,你没有“德”去转化“功”。所以“心性”(包括“德”)是使修炼者提高层次,得到高“功”的最基本的、最关键的东西。

业 (業),“业,大版也,所以饰县钟鼓,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象其鉏(ju举)鋙(yu语)相承也。从丵,从巾。巾,象版。《诗》曰:巨业维枞。業,古文 業。”(《说文解字》)“業”不过是一种装饰钟鼓乐器的木板,所以这个字在中文中原来并无深意。现在这个“业力”、“造业”的“业”字的含义,是从梵语 “羯(jie节)磨”翻译过来的。佛教讲三界内的生命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是由“业”(或“业力”)所决定的;“业”有善业和恶业,一般偏指恶业; “业”包括“身业”、“口业”(或语业)和“意业”等三个方面。这个“业”也就是因果报应的意思。因为佛教的东传大大加深了“业”字的内涵。当然,中国古 代文献中类似于因果报应的话还是有的,如老子就说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老子》第30章),此即成语“天道好还”一词的来 源。他还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79章)

“德”和“业”是相反的,它们在修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对对应的概念。上面我们已经知道:“德,升也。”反之,我也可以说:“业,降也。”

常人认为“德”和“业”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其实不是,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概念,而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是一种物质的场。大家知道,我们 这个世界同时同地存在着多层物质空间。在我们身体周围的某个特定的物质空间中,存在着一种白色物质场(可惜肉眼看不见),这个场就是“德”。同时还存在着 一种黑色物质场(可惜肉眼也看不见),这个场就是“业”。“德”和“业”这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还会从父母和祖辈那儿继承,还会向子 孙后代遗传。它们还会“长”在你身体周围,随着你的主元神转世而跟着你的主元神转世。

你做好事,或挨了打,受了骂,吃了苦,受了罪,你就会 得到“德”,你就增加了这种白色物质,就积了“德”。换句话说,你就减少了黑色物质,你就消了“业”。你做坏事,打人、骂人、欺骗人、杀生等,你就造了 “业”,你就会得到“业力”,你就增加了这种黑色物质。换句话说,你就减少了这种白色物质,你就损了“德”,你就失了“德”。“造业”,又叫造孽,接着 (也许是在今世,叫“现世现报”;更多的是在来世,叫“隔世报应”)就会遭孽,接着就会遭殃,接着就会遭罪。在另外空间交换的唯一的东西就是“德”,它就 像我们这边的钱一样。没有钱,你能买回东西吗?没有“德”,你能“得”好吗?如果你的“德”大,你的福气就大,你就当大官、发大财、有田地、有房产、夫妻 和顺、子孙发达、健康长寿等等,心想事成,要什么有什么,都是那个“德”换来的。你有“德”才具有往高层次回升的可能性,所以说:“德,升也。”反之,如 果你的“德”小,处处麻烦就多,障碍就大,做什么事都很困难,你就很辛苦地挣点钱养家糊口吧。如果你的“业力”大,“德”再小,做什么都常常事与愿违,要 什么没什么,很可能要饭都没有人给,因为你没有“德”去交换。如果你的“业力”太大,完全没有什么“德”,甚至将打进“无生之门”,“六道轮回”的资格都 将被取消,连变牛变马都没有你的份,最后导致“形神全灭”,彻底销毁。你“业力”大,没有“德”,就只具有往低层次堕落的可能性,所以说:“业,降也。”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那些有钱的人很坏,很吝啬,很抠门,很缺“德”,他们那个“德”比我还少!你可能觉得老天爷对你似乎特别不公。其实有的有钱的人是不太 好,但有的是他前世积了一点“德”,所以这一世他比你强;也有的是无“德”而硬要“得”,“坑蒙拐骗偷”,他去偷,他去抢,他去骗,甚至不惜杀人放火,他 通过不好的手段勉强弄来了一些钱,把“德”花光了,而且还欠下了赤字,也就是说造了“业”了,这就坏了!表面上看,他暂时比你强,比你富,比你神气,比你 牛皮,你都不知道他以后会落到个什么下场!搞得不好身败名裂,搞得不好要进号子,搞得不好连累家人,搞得不好送掉老命。“业债”这玩意是跑也跑不掉,躲也 躲不脱的,迟早都得还,今世不还,来世也得还,来世可能还要倒大霉。你有“德”,即使今世不“得”,来世也会“得”。所以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 这个宇宙中有个理,叫做不失者不得,得就得失,你不失,要强制你失。”(《转法轮》第)人类社会本来就在迷中,而宇宙的法理却是永远公平的,“德”升 “业”降、因果报应都是屡验不爽的真理。如果你想向上回升,你就应该多做好事,多积“德”;如果你多做坏事,就会向下堕落,多造“业”;如果你连“形神全 灭”都不怕,当然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你就进“无生之门”好了。

有不少朋友很虔诚,经常去庙里求神拜佛,往“功德箱”里塞点钱,或经常去 教堂做礼拜,奉献奉献。但如果你不懂这个“德”升“业”降的道理,你送钱恐怕也是白送。还有的人一边做着坏事,一边送点“奉献”,以求得神佛的保佑,以求 得心理上的平衡,佛道神会保佑这种人吗?佛道神是看你的“心”,是看你的“心性”,是根据你的“德”和“业”的多少来决定你的升降沉浮,来决定你的生死存 灭。难道释迦牟尼、耶稣会那么势利,“庙门(或教堂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他们会根据一个人给钱的多少来决定赐予他福气的大小?还有那位铁面无私的阎 王爷难道会“见钱眼开”,开个后门,让一个该死的人随便延长几年?真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自己从内心深处改 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把自己的“德”升“业”降这个头等大事做好,而不在乎表面的形式上的事。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