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1月12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冬至百六(1)是清明,立春(2)五戊(3)为春社(4)。寒食节(5)是清明前一日,初伏(6)日是夏至第三庚。
【注释】
(1)百六:第一百零六天。
(2)立春:春季的开始,是每年的二月四日或五日。
(3)五戊:第五个戊日。戊,古时算日子的单位,天干之一。“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用来计年、月、日、时,一个周期是六十,称“一甲子”。
(4)春社:古代春秋两季要祭祀土地神,春祭称为春社,秋祭为秋社。
(5)寒时节:在清明的前一天,禁止生火煮东西,只能吃冷的食物(寒食)。
(6)初伏:伏,指金气伏藏之时。庚属金,金怕火,而夏天是火盛的时候,所以每到庚日必伏藏。夏至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逢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语译参考】
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初伏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说故事时间 】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用来指示一年中气候寒暑变化的周期,以补救中国以前使用阴历日期,无法配合季节变化的缺点,综合了天文与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为中国古代历法家所独创。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描述了地球因太阳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现象。因地球绕日一年转三百六十度,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每个节气约十五天,这就构成了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出一年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年分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而“分”与“至”表示正处于这季节的中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完全以春夏秋冬来划分,明显的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的长短。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里,二十四节气已齐备且和现在的名称完全相同,由此可断定在两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
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顺序,人们将每个节气名称取一或二个字按次序组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冬至与夏至
大约殷商时人们已知道立竿测影来定季节,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着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着变化,因此取中午时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
冬至是以阳历而论,每年的冬至约在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冬至的白天最短,晚上最长,所以也叫“最长的一夜”,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位置渐渐往北移,白天就慢慢地变长。由于冬至是气候寒暑交替的转捩点,所以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这一天,成为重要的节日,民间称为“冬节”。周代已有冬节,汉以后,冬节更被重视,据《唐书》记载:“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并重。”唐代冬至与新年并重,所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的应节食品,北方多吃水饺或馄饨,南方多吃汤圆。中国人也有在冬至進补的习惯。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抵御严冬,身体会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热量。因此,以高热量的食品進补,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
寒时节与清明节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气演化为节日。
“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时间大约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换算成国历,约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书中记载:“清明”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这时万物洁净,欣欣向荣,风和日丽,所以叫做“清明”。
在古代,清明的重要性还不如其前一日的寒食节,扫墓也是较晚才出现的活动。古人扫墓通常没有特定时间,一直要到宋朝,人们开始有了在清明日扫墓祭祖的习俗。一方面是此时的天气良好,适合出外踏青,一方面趁机将坟墓四周整理干净,免得杂草因绵绵春雨到处生长,破坏祖先的坟墓。由于寒食与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动,往往沿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彼此的习俗便渐渐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清明节。
寒食就是禁火,只能吃冷的,或事先煮好的食物。相传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一奸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子推便连夜护送重耳离开晋国。重耳和他的随从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终于回国当上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和他的随从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终于回国当上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论功行赏,竟然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主动请赏,就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文公多次派人请他出山,他都不肯。这时有人献计放火烧山,以为这样可以逼他出来,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等火熄灭了以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抱着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悲痛,就下令每年的这一天,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到绵山祭拜介之推。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介之推抱过的那棵柳树,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嫩条。晋文公一见,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折了一枝柳条,编成一个圈儿带在头上。随从的臣下看了,也纷纷仿效。晋文公把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晋国人民在寒食节禁火,清明节插柳,这些习俗代代相传,后来就成了全中国的传统节日。
动动脑、想一想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的清明习俗都不相同,找一找资料和大家分享。
学学古人的立竿测影,观察不同时间影子的变化情况。
【附录】
相关的诗词
1、唐・韩劣《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备注
本段原文参考三民书局发行之《幼学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