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仙迹探微:龙虎山--仙灵都会

牟梅


【正见网2007年02月25日】

 

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的龙虎山,绵延数十里,山上有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具有江南独特的山灵水秀之韵味。其原名为云锦山,据说是因为山上有一高达百丈、宽约一华里的石壁,形似五彩的云锦,故名。至于为何改称龙虎山,流传下来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根据山形得名。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云:“龙虎山在贵溪县南八十里,两峰对峙,状若龙虎。”传说曾有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故山的形状象龙盘,似虎踞,龙虎盘踞,互不相让,故称“龙虎山”。另一种说法与东汉时期的道士张陵在此修行有关。传说当时张陵与弟子乘船沿鄱阳湖逆水而上,经过龙虎山时,在神仙差遣的两只仙鹤的引导下,進入该山开始炼丹修道。当仙丹炼成时,龙虎现身,因此“云锦山”改称“龙虎山”。此一说法可见清代娄近垣所著《龙虎山志》卷二。
 
《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可见,龙虎山是仙山,有着诸多的仙迹,是渴望求仙得道之人的修炼佳所。据说该山由仙人张巨君掌管。
 
史料载,张陵在龙虎山修行一段时间后,向西進入四川,先后在鹤鸣山和青城山修炼并传道,创立了“天师道”。传说张陵之后的第四代天师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永嘉(307~312)间回到龙虎山,从此天师一派永居于此并发展壮大,但这种说法还无法从史料中得到佐证。不过《龙虎山志》卷二《上清宫》条称:上清宫原为“第四代天师自汉中归龙虎山(所)建传箓坛,唐会昌中,赐额真仙观。”但没有写出确切时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张陵的第十二代孙张道裕在南朝天监二年(503年)来到龙虎山修炼,并受张陵点化开始在此修建道观。虽然目前“天师道”何时在龙虎山开始发展还无定论,但该派在龙虎山的发展并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天师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和二十三代张季文率领众弟子在此修行。从宋朝开始,在朝廷的支持下,“天师道”進入兴盛时期,成为与茅山、阁皂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明代中前期继续发展,明后期至清代走向没落。张天师一共传承63代,历经近二千年。
 
除了天师外,龙虎山还出现了许多有名的道士。比如宋时的王道坚和留用光,颇有仙术,留用光多次祷雨都非常灵验;元朝的刘思敬、金志扬等;明代的方从义等。
 
龙虎山上的仙迹主要散布在宫观、仙岩、山峰等处。
 
龙虎山宫观非常多,鼎盛时期曾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被称为“道都”,“仙灵都会”。最早建造的的道观是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所建的张天师庙;唐会昌至五代末,建造了真仙观和另一座三清观。宋朝时扩建的宫观有上清宫(真仙观)、上清观、正一观等,新建的有凝真观、静应观、祈真观、灵宝观、逍遥观、金仙观、紫霄宫、真元宫、真应观等近二十所。元代除对原有宫观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如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慈寿观、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极庵、西华道院、玉隆宫、元都观、神德观、明胜观、先天观等。明前中期新建的宫观只有北真观、南极观和冲元观。目前大部分宫观已经破败。
 
此外,龙虎山的仙岩堪为奇观。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炼丹岩是祖天师张陵结炉炼丹的地方。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修炼史上的特殊一景;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又名仙人城。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到仙水岩,沿途可经过仙鼠石、凤凰桥、仙水井、仙如庵、清浊水池、龙化池、兜率宫等十处神奇之所在。从这些名字,我们不难看出此处仙迹真是随处可拾。
 
还有,在灵芝峰南有一座由数块巨石堆积而成、长数十米、高数米的桥,相传是东西海龙王交战之时,由二郎神带来,用于涉险过天兵的,故有“仙人桥”之称。
 
当然,如果细细寻去,相信龙虎山上的仙迹还有许多的。
 
最后借用唐代诗人顾况赞美仙人城的诗《安仁港·望仙人城》作为本篇结尾:
 
楼台采翠远分明,
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
水边花里有人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