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2月27日】
刘伯温的故事
1、一代名相刘伯温
刘基,世称刘伯温,是明太祖的开国谋臣、明初的一代奇人。《明史》称其“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预言之作《烧饼歌》就是他所写。刘伯温在《烧饼歌》中预言了久远的未来,当然也看到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将兴。所以他才能顺乎天意,成为一代名相。
刘基是哲学家、谋略家、文学家、军事理论家、易学家、天文学家,其著述也广泛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 》),其《郁离子》想象诡异,寓意深远,,《百战奇略》更是兵书宝典(后人对是否伯温所作尚有争议),天文历数方面有《天文秘略》,卜筮方面有《观象玩占》传世,此外据《明史·艺文志》,还著有历书《玉洞金书》一卷,《注灵棋经》二卷,《解皇极经世稽览图》十八卷。颇为奇特的是,和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的传统学士名臣儒雅潇洒的形象不同,刘伯温身着布衣,威猛刚烈,“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模样。
刘基二十二岁时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朱元璋起兵后,刘基出山投靠。
自从刘基前来投靠之后,朱元璋常常前来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说,主公现在据有金陵,形势险要,虎踞龙盘,地理位置很好。但东南的张士诚,西北的陈友谅,他们常常侵扰犯境,与您作对,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后顾之忧,因此必须把这两个人除掉。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势力很大,该怎么对付他们呢?于是,刘基便为朱元璋规划了实现帝业的宏伟蓝图。刘基指出:“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此不值得忧虑,可以暂时不去管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他杀主篡位,野心大,阴谋多,是个危险的对手。而且,他占据武昌,地处南京上游,又有巨舰精兵,时时刻都想吞并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在战略上不能两边作战,而应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陈友谅。陈友谅灭亡之后,张土诚的势力必然孤立无援,一举可定。然后,主公可以挥师北上,平定中原,最后消灭元王朝,那时您的帝王之业就可以实现了!”
刘基如此为朱元璋预言帝王之业,无异于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预言天下三分。这一番预言,使朱元璋大开眼界。过去,朱元璋只是着眼于与群雄争夺地盘,未有一整套夺取天下建立帝王之业的战略方针。因此,听了刘基的话,朱元璋十分佩服、赞赏,高兴的说:“先生以后有高明之计,一定要赶快把它说出来!”
从此以后,朱元璋就按刘基的策略一步步地夺取天下。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被朱元璋战败,中箭而死。陈友谅之子陈理于次年投降,汉政权灭亡。消灭陈友谅的政权之后,朱元璋又集中兵力,转过来对付东南面的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陷苏州,张土诚被俘,自谥而死,大周政权灭亡。到了年底,朱元璋便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与此同时,朱元璋开始独立旗帜,脱离了小明王韩林儿的控制,并派人在瓜步江沉杀了韩林儿。接着,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北伐,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扼守潼关,直捣北京。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是年八月,朱元璋的北伐军攻陷北京,元顺帝北逃,元王朝终于灭亡了。
总之,朱元璋乘势而起,削平群雄.最后推翻元王朝,都是得力于刘基当初的谋划。刘基为朱元璋所预言的帝王之业终于实现了。
根据刘基的分析,这个陈友谅是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的建议,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来对付陈友谅。 然而,要消灭陈友谅政权,并非轻而易举。这里先说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的第一次大战。
陈友谅拥有十分强大的军事实力。自从在武昌自立为帝后,他经常率兵侵扰朱元璋的地盘,占领了太平路,杀死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在云,然后又约东南的张士诚同攻南京。张士诚不答应,陈友谅便亲自集中战舰,指挥精锐之师,沿江而下,从江州直指南京。一时舳舻满江,旌旗蔽日.气焰十分嚣张。 朱元璋的部将闻报陈友谅来犯,一下子惶惶不安。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奔钟山,唯有刘基怒目相对,闭口不言。朱元璋发现了,便单独召见刘基,在密室中向刘基问计。刘基此时十分激动,气愤的说:“凡是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可以杀掉!”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破敌之计?”刘基说:“陈友谅太骄横了,骄兵必败。等陈友谅孤军深入,我们可用伏兵袭击取胜,易如反掌。自古以来,后发制人者得胜。我们以逸待劳,不愁陈友谅不败。要打下陈友谅的气焰,制服敌人,这是您成就帝王之业的第一步啊!”
朱元璋消除了顾虑,于是按照刘基的建议,命令胡大海袭击信州,牵制陈友谅的后路;又命人前去诈降,诱使陈友谅孤军深入;同时又命众将多处埋伏,处处伏击敌兵。陈友谅果然中计,大败而逃,丢下了无数战舰。这一仗,朱元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刘基战前的预言果然又应验了。
2、刘伯温联对朱元璋
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到达刘伯温的家乡后,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个卖菜的。两人攀谈中,朱元璋觉得对方谈吐不凡,便出一上联求对: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卖菜人听后,随即对曰: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朱元璋见他文才出奇,一问姓名,方知就是久闻其名的刘伯温。朱元璋随即劝他参加起义军。刘伯温经过反复考虑答应了。
刘伯温随朱元璋攻打姑苏时,朱元璋出一上联要刘伯温对: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这是拆字联:“天下口”为“吞”字,“天上口”为“吴”字,随后又组成“志在吞吴”(姑苏古属吴国)。
刘伯温稍一思索,针对上联的意思,对曰: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人中王”是“全”字,“人边王”是“任”字,归结为后一句“意图全任”。文字上是妙对,意思上更進一步:朱元璋说要把江南(吴)拿下来,刘伯温则说,岂只江南,整个中国都全由你一统天下。
不久,朱元璋就攻下了姑苏,几年后建立大明王朝,果真实现了“全任”。
3、刘伯温梦解对联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是民间传说中神机妙算的人物,甚至有人传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传说有一天,刘伯温在行军途中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离开朱元璋的营帐,独自走進深山老林。山路坎坷异常,森林越来越密,他不觉有点着急。看看四周无人,刘伯温就想找一处隐蔽地方方便,慌忙间惊走一群野鸡,腾空而飞。只见不远处有一座千年古庙,刘伯温径直走了進去,一看,庙门匾额上书“诸葛武侯”四字,庙门左右贴着一副对联:
金鸡土狗奔马时 留头金刀在此溺
刘伯温不解其意,也来不及琢磨推敲,先在庙内僻静处方便之后,抬头一看,坏了!怎么能在庙中撒尿,冒犯神灵,其罪不小,赶忙给庙中神像深深施了一礼。随即发现神像下有木刻神牌,上写:
三分天下诸葛亮
刘伯温大笑一声,心想:我一统天下还没说什么,你三分天下有啥了不起。一气之下,把木牌摔断在地。谁知断牌里面还有一个小牌,刘伯温拿起小牌一看,上面竟然写着:
一统天下刘伯温
此时,刘伯温才大吃一惊,诸葛亮果然是神人也!早在一千多年前,他就算定我会跑到这里小便。再回头看看庙门上的对联:那留头金刀不是分明指自己的姓吗?留去田加金、刀旁正是“劉”字(刘的繁体)。
上联那“金鸣土狗奔马时”,很明显是指时间。此年是丁酉年,酉即鸡;九月九日的地支是戌,戌的生肖是狗;奔马时,显然是指正午时辰,现在正是正午啊!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诸葛亮算得准确无误,太神了!他连忙在诸葛亮像前跪下作揖,连连请罪。没想到,跪下之后却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见对面墙上写有拳头大四个字:“弃甲而走”。心想:这不是暗示脱了盔甲才能脱身吗?刘伯温赶忙脱下盔甲,果然得以脱身。此时,刘伯温的梦也醒了。
4、刘伯温巧建紫禁城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叫朱棣,此人能征贯战帮助父亲把蒙元赶到漠北,收复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功勋卓著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平。太祖死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当上皇帝。燕王哪能服气?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几十万虎狼之师杀進南京城,赶跑了亲侄子自己登上皇位改国号为永乐。
永乐皇帝朱棣觉得南京虽好,但不是自己的根基,他的地盘在北平,于是就将国都北迁,改北平为北京。可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造成城破垣败,连皇帝住的地方都是茅屋草舍没有一点皇家气派。朱棣就琢磨干脆重新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一就事也把皇城建起来。皇城一定得多盖点宫殿,房子还得大点,而且要华丽有气派才能显出天子的尊严。让谁操持这事呢?他想除了刘伯温找不到第二个,于是就传旨召刘伯温上殿。真是想谁来谁,刘伯温不请自到了。
刘伯温三跪九拜后,十分神秘的对朱棣说:“万岁,臣昨晚做了一个梦,这梦事关江山社稷,臣特向您禀报,请万岁定夺。”
朱棣一听急切地问:“什么梦?快快说来。”
刘伯温定了定神:“昨晚,臣早早睡下。不知是啥时辰,来了两个锦衣玉面的武士,把臣架起说玉皇大帝召臣。臣不敢耽搁随他们乘风而去,不大工夫就到了凌霄殿上。”
朱棣瞧着刘伯温的样子,心里暗暗发笑,这个老道准是有话不直说跟朕转腰子呢,朕到要看他玩什么鬼画符。
“玉皇大帝当面问臣,你就是人间永乐皇帝跟前的刘伯温?听说他要筑新城建皇宫?”
朱棣惊呆了,这是我心里的事谁也没告诉呀?玉皇怎么会知道的,他问刘伯温:“爱卿如何回答?” “臣答道,天意难测,永乐皇帝未曾对伯温说过此事。”
刘伯温说:“玉皇对臣道,既然如此,你把我的话转告永乐皇帝,方今天下战乱才停,百姓需休养生息。北京城要筑,但不能劳师伤民。永乐皇帝不用性急,可先建北京初型,后世的明君贤臣自然会锦上添花精益求精,何愁北京不为人间第一的帝王之都呢?至于皇宫可现在动手兴建,只是有一点,不能超过我的天宫。他必定是人间天子,我乃天庭之主,不能不顾及规矩。如遵我言,我将派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大明江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玉皇说完龙袍一甩,迎面扑来一阵香雾,就将臣吓醒了。臣恐遗忘赶紧上朝,禀报万岁。”
朱棣听完沉默半晌,于是他说:“就按玉皇所言,北京城大小可量力而行,但我的皇宫不能比天庭小得太多!你去办吧。”
刘伯温领旨下朝而去。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情办好了。他请永乐皇帝验收,朱棣不看北京城直奔皇城,一看宫殿巍峨、红墙黄瓦、金光闪烁、豪华气派胜过朱元璋南京的皇城。他绕着皇城转了一圈也没数清有多少间房屋。刘伯温马上禀报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才比天庭少半间房。朱棣一听嘴都合不上了:“玉皇派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呢?” 刘伯温说:“请您随臣往太和殿前一看。”
君臣二人走到宽敞的太和殿前广场,伯温手指大殿前左右各十八口包金大水缸说;“这就是三十六天罡。”“那七十二地煞呢?”伯温请朱棣登上太和殿的三层汉白玉石台,用手一指南北排列的外朝内宫奏道:“万岁,这下面有七十二条排水地沟就是七十二地煞也!”
永乐皇帝哈哈大笑,连连称妙,说:“这皇城就叫紫禁城吧!”
5、刘伯温智修北京城
燕王朱棣在南京城居住时,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于是找来大臣刘伯温,请教京城位置。刘伯温说:“让大将军徐达办这件事吧。”燕王命人找来徐达。刘伯温对徐达说:“凭你的神力往北射上一箭,箭落在哪儿就在那里修建京城。” 徐达答应了,来到殿外,张弓搭箭,朝北方射去。刘伯温赶紧带人坐上船,顺着大运河往北追来。
这一箭射的可真不近,一直飞到如今北京城南20多里的南苑。当时,南苑住着八家小财主,看见箭落下来慌了神。他们想:在这儿建城,自己的房产、地亩不就全被占用了吗?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咱们把箭再射走不就行了吗!”于是箭又被往北射去,落到如今后门桥这个地方。
据说后门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石碑下就是当初落箭的地方。 刘伯温追到南苑,掐指一算,知道箭应该落在这儿。他找来八家小财主,逼着要箭。财主们见瞒不住,只好求告说:“只要不在这儿建城,你要什么条件都行。”刘伯温想了想:“好吧 ,但修建京城的钱由你们出。”财主们一核计,心想我们有的是钱,建个京城不算什么,就答应了。
最先建的是西直门城楼,可没想到城楼没修完,财主们已是倾家荡产 。怎么办呢?
刘伯温又掐指一算,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几天后还真找到一个沈万山,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
这个沈万山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是一个要饭的,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一个破瓦盆。听刘伯温说找自己是要钱来的,吓坏了,哆嗦着说:“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啊!”刘伯温眼一瞪:“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开始沈万山还连声哀求,后来打急了,就把脚一跺说:“这地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
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地下果然有大缸大缸白花花的银子。修城继续進行可没过多久,银子又用完, 就接茬儿棒打沈万山。沈万山被打急了,又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 ”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寻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放進水后,就成了今天的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
6、刘伯温之死
刘基曾任元朝的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职,曾受命参与镇压方国珍部,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因不与兵事,愤而弃官还乡。元至正二十年,“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明史》)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18策,提供了好几着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二十七年,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帷的功绩,刘伯温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伯温“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史》)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当然,补偿还是有的,为安抚刘伯温,朱元璋下令青田不加赋税,“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也。”后来又“累欲進基爵,基固辞不受。”(《明史 列传16》)
不过,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却不是政治家。如果他专注于学问,成就必定会不逊于任何一代宗师。但他是性情中人,决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一门心思做个人研究。而且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可惜,一入侯门深如海,已没有了退出的余地了。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伯温,朱元璋就选择刘伯温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 列传16》)
尽管刘伯温说得都是大道理,不过他心里应该明白,让他出来收拾李善长,既是利用,也是试探他的忠诚度。他一旦受命或可减轻朱元璋的猜疑,然而,唇亡则齿寒,此例一开,以后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元老就会换另外一副面孔,此等不义之举,按刘伯温的个性是绝不可为的。正因为如此,第二年他就请退,告老还乡了。
刘伯温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伯温异常低调,“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伯温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韬讳如此,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伯温的意见,刘就不看好胡惟庸,评价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淡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伯温知晓。刘伯温于是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病情。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一代绝世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当然,对于刘伯温的死,有许多其它说法,如说他假死脱身等等。历史真相如何,这恐怕已成为难解之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