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商鞅变法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5月24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令既具(1),未布(2),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3),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4),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5),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6)。于是太子犯法。卫鞅(7)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8)。太子,君嗣(9)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10)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11)。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12)。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13)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注释】

(1)具:准备就绪。
(2)布:颁布,公布。
(3)国都市南门:指都城后边市场南门。古代国都建制,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稷。
(4)辄予五十金:辄,就。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秦以一溢为一金,溢同镒,一镒为二十四两。
(5)期年:一整年。
(6)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仅就京都一地的人民说新法不利的有千人之数。初令,商鞅初所制的新法令。不便,不利。
(7)卫鞅:姓公孙,名鞅。他是卫国人,所以叫卫鞅;后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称商鞅。
(8)将法太子:法,处罚、治罪。
(9)君嗣:嗣,继承者,接班人。
(10)黥其师:黥(音情),即墨刑。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1)趋令:遵照新法执行。
(12)乡邑大治:国家大治。乡,乡村。邑,城镇。
(13)乱化:扰乱国家秩序。化,秩序、治安的意思。

【语译参考】

新法已经准备就绪,还没有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他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移动。又宣布说:“能把木头移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移动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藉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接着就颁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一整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面的人先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传授他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

新法实施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深山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裕,人人饱暖。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商鞅说:“这些都是扰乱国家秩序的人。”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境去。从此以后,百姓再没人敢议论新法了。

【研析】

在这篇短文里,主要记述了商鞅变法实施的经过,变法实行,众皆哗然,“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商鞅却立木悬赏,取信于民;刑太子师,以竖其法。变法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所以商鞅变法在历史上算是成功的案例。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变法。尽管后来秦惠王决裂了商鞅,但他所定的制度却一直在秦国推行,秦国因而富强,奠定日后统一六国的基础。

《商鞅变法》乃历史实录,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析理透辟、深刻,读来语言生动,浅显易懂。道出当时是法治社会,异于以德治国的朝代,亦揭示了中国是神传文化,历朝历代均有其特殊的文化风貌。

【延伸思考】

1. 传统文化多半主张“以德治国”,而商鞅却主张“以法治国”,请你说一说你对此两种制度的看法。
2. 有人主张“治乱世用重典”,商鞅恰处于战国时代的乱世,试评析其变法的时空背景。
3. 初令实施,以立木悬赏、取信于民方法,终致变法成功。如果你欲推行一项新制度,又如何去说服别人接受?

【参考资料】

1.http://www.yasue.cc/si_gei61.html
2.史记列传(一)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史记选注 司马迁原著 韩兆琦选注 里仁书局83年7月出版
4.史记七十篇列传评注(上册) 李勉评注 国立编译馆85年1月初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