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乐舞:《胡腾儿》

茹之


【正见网2007年12月24日】

唐朝诗人李瑞在一次观看胡腾舞的表演后,写下了诗歌《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兴。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因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胡乡路断知不知?

唐朝时期,东西方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更加频繁,一些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和欧洲人在涌入中国内陆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艺术,比如舞蹈。比较著名的有来自里海萨尔马提的阿连舞, 来自拜占庭的拂林舞, 来自石国的柘枝舞和胡腾舞,来自康居的胡旋舞等。胡腾舞和胡旋舞是当时长安最流行的胡舞。为什么叫胡旋舞呢?据说是因为这种舞蹈节拍鲜明,奔腾欢快,而且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唐《通典》卷146曰:“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李瑞的这首诗歌向读者透露了如下的信息:一、舞者来自凉州,外貌特征是肌肤白皙,鼻子高挺;他穿着桐布轻衫,系着葡萄长带,戴着珠帽,穿着软靴。二、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扬眉动目、东倾西倒、环行急蹴和反手叉腰,脸部表情和体态语言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但见他面目表情生动,扬眉转目,同时身子在花毡上踏步腾跳。他一会儿象醉酒似的左右倾倒,长靴不停的在灯下闪动;一会儿又跳起来做了一个腾空动作。因为动作激烈,而使得他汗流浃背,胡帽歪斜。三、从“帐前跪作本音语”一句看,在舞蹈表演前,舞者有一段用胡语的道白,大概介绍舞蹈的相关情况。舞蹈结尾,有画角响起,具有强烈的效果。進而引出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舞者的思乡之情。四、舞曲之词并非是一个文人所作。

从诗人形象的描绘中,可以看出胡腾舞舞姿优美,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