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01月05日】
第二次佛罗伦斯时期 1500-1505
达芬奇的第一次米兰生涯以法国军队入侵而告终。他和弟子随从等人离开米兰后经过了曼都瓦、威尼斯等地。经过曼都瓦时,应女侯爵依莎贝拉.德斯特所求画了一幅肖像素描;在威尼斯停留的三个月期间,也让吉奥乔尼等威尼斯画家得到不少的启发。1500年春天达芬奇再度回到佛罗伦斯的时候,发现人事已非,美迪奇家族已经失势;加上法军的侵略和萨弗纳罗拉事件的影响,繁华景象和欢乐气氛已不如当年。达芬奇过去的师友维洛其奥、吉兰达忧已死,而波提且利和菲力比诺.利比都转入虔敬的宗教艺术。此时受人瞩目的新秀唯有25岁的米开兰基罗,而年轻气盛的米开兰基罗与达芬奇的个性并不投合,艺术理念也大不相同。幸好达芬奇带着创作《史佛札骑马雕像》和《最后的晚餐》的盛名载誉归乡,深受敬重。赛尔维特圣公会的修士们特别委托达芬奇为教堂制作祭坛画[44],并接待他和仆从住在修道院年的一个私人空间。达芬奇在此开始起草《圣母子与圣安娜》。1501年时草图完成,吸引了大批群众扶老携幼前往观赏,成为佛罗伦斯轰动一时的盛事。不过这幅草图尚未实现成为正式作品,达芬奇就离开了,而该草图后来也遗失。目前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的一幅素描草图,是1508年左右达芬奇回到米兰应法王要求所作,推测画面内容应与佛罗伦斯的草图接近[45]。
Isabella d'Este
1500; Black and red chalk, yellow pastel chalk on paper, 63 x 46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从1500年四月起到1505年,达芬奇大多数时间在佛罗伦斯[46],重要作品都在1504年之前完成。1503年他成为决定米开兰基罗《大卫像》放置地点的委员之一;同时也为佛罗伦斯从事抵御比萨的军事工程。1503年底的时候,达芬奇应邀设计维其欧宫的装饰壁画,同时受邀设计另一侧墙面的是28岁的艺坛新星米开兰基罗。达芬奇以《安加里战争》为主题,纪念佛罗伦斯于1440年大败米兰佣兵统帅毕其尼诺(Niccolo Piccinino)的一场光荣战役[47];米开兰基罗则选择了佛罗伦斯人打败比萨的《卡西纳之战》。两位艺坛巨人同时献艺轰动一时,被视为一场精彩的艺术竞技[48],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和比较两位大师的作品。连当时20岁远在西恩纳工作的拉斐尔,听到消息便放下工作,直奔佛罗伦斯来观摹他们的作品,可见事件对人们影响巨大。
达芬奇为了这件雄心勃勃的作品,特别采用一种古罗马时期普里尼书上记载的蜡画绘制。然而,可能因为急于求成,想打败对手,使得蜡画技术失败[49]。这个壁画一直未完成。且在十七世纪时被破坏了。现存的后人摹本中,最能完整呈现达芬奇作品精神和原貌的,应属鲁本斯1605年造访意大利所临摹的版本。
达芬奇曾形容战争的斯杀如“兽性般的疯狂”。从鲁本斯的摹本中,我们可以想见达芬奇用了紧凑的构图呈现了两军人马纠缠的激战:士兵们血脉贲张,脸孔因愤怒而扭曲,他们一面呐喊着,一面挥刀猛力地砍杀;冲锋的马匹也怒目圆睁,扑前互相嘶咬。摔倒在马蹄下的士兵仍然激烈地進行生死肉搏…。虽然是构思出来的假想场面,达芬奇却能将激烈的战场处理得栩栩如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他在米兰时期对人体和马匹的解剖研究和对人物动势、神情的掌握,在此又一次充分发挥。
大约在设计《安加里之战》的同时,达芬奇已在着手另一幅气氛完全不同的作品,也就是被称为《蒙娜丽莎》的著名肖像画。这也是达芬奇在第二次佛罗伦斯时期流传下来唯一完整的作品。不知为何,达芬奇似乎对这幅作品情有独锺,不但没有把作品交给乔康朵夫妇,而且在日后迁移到米兰和法国时总是带着它,因此这幅画最后为法国王室所收藏,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另外两件艺术品是《米罗的维纳斯》和《有翼的胜利女神像》)。
《蒙娜丽莎》(Mona Lisa)
1503-06
(又名《乔康达夫人》(La Gioconda))
《蒙娜丽莎》(Mona Lisa)是Madonna Lisa[50] 的简称,是达芬奇为佛罗伦斯商人乔康朵(Francesco di Bartholommeo del Giocondo)的妻子所作的肖像,所以又叫《乔康达夫人》。
画中女子穿着佛罗伦斯的时尚服饰,双手交叠,优雅端庄地坐在达芬奇假想的风景前。她带着浅浅的笑意[51],眼神意味深长地凝视着观众。然而,正是这瓦萨利形容为“非人世”的神秘笑容,几百年来不知迷惑了多少艺评家和史学家。
技法
一般人对《蒙娜丽莎》一作的评价极高,认为是文艺复兴肖像画的典范。艺术家兼传记作者瓦萨利就认为《蒙娜丽莎》是模仿自然的极致之作[52]。确实,从技法的角度看来,达芬奇对人物的描写无懈可击,从对外形(结构比例、肌理、明暗)的掌握到内心的刻画,用“栩栩如生”形容毫不为过。特别是达芬奇将晕涂法[53](Sfumato)运用得炉火纯青,光影的变化“如烟似雾”般地不着痕迹,不用轮廓而纯粹以明暗将肌体塑造成形 ─ 这是绘画技术的一大突破,也是达芬奇对后人影响至深的一点。晕涂法并不是达芬奇的发明,但是达芬奇偏好以柔和光线处理明暗[54],因而将晕涂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蒙娜丽莎》也成了晕涂法的最佳范例。也由于“晕涂法”造成的朦胧、模糊等“不确定”效果,容易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想像空间。因此蒙娜丽莎的眼角、嘴角、脸颊(也是微笑时肌肉受牵动的部分)这种若有似无的阴影,正是决定其表情似笑非笑、难以捉摸的原因。
微笑
达芬奇作品中微笑的表情并不少见,但早期除了《拈花圣母》,大多数表情都属于内敛的,即是笑意也是溶在脸部肌肉的细微光影中。如《岩窟圣母》中圣母和天使的详和面容上,隐现的笑意呈现了母性和慈爱。晚年的达芬奇似乎更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中的永恒微笑。从圣母子和圣安娜的草图,和几张人物素描习作,我们发现了达芬奇的微笑典型:温婉安详的女性脸庞上,低垂着眼皮令人想起东方的菩萨,微微上扬的嘴角,牵动着轻微隆起的双颊和浅浅的酒窝,优雅温馨,是“善”与“美”的结合。
尽管《蒙娜丽莎》表现手法上和前述的作品近似,给人的感受却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双眸直视观众,观众与之“四目相对“时,感到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注视(当然这也是达芬奇技法高超的表现之一),特别在画面幽暗的氛围下,似笑非笑的表情令人有着莫名的不安。或许因为光影细致得难以察觉,一切是不明确、不稳定的,所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或从不同的印刷版本观之,她的表情都不尽相同,乍看是安详可亲的,细看又显出狡黠与心机;其神态无疑是从容高贵的,但似乎又带着轻蔑嘲弄…所以几百年来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诡异”、“邪气”、“魅惑”的也大有人在。达芬奇确实把相反的性质溶合在一个表情中,这是最令人费解的地方。
英国的艺评家瓦尔特.派特(Walter.Pater)在他1867年关于《蒙娜丽莎》的短文中就有以下的形容:“……作品凝聚了世上各种思想与经验…希腊的兽性,罗马的色欲,中世纪的神秘主义,以及波吉亚的罪孽[55]。蒙娜丽莎比画中的岩石还要老,一如吸血鬼般死去多次,深知墓穴的秘密…”蒙娜丽莎彷佛成了不死的精怪,几百年来在人们仰慕的注视下持续吸取着能量…,她好似窥见了人性的秘密,自信地回敬每一个注视她的眼神。令人不禁纳闷,投注了四年的精力在这幅画上的达芬奇[56]当时到底是什么心态,又如何画出这么一个“精灵"来的。
而达芬奇笔下的圣母子或天使,就没有给人这种复杂的感受。事实上,画家在画神和画人的时候心态是不同的。人性是复杂的;带着七情六欲;画家在画人的时候,画家自己和画中人物的一切信息都带在画中。而画神的时候,画家会为了表现神的慈悲和光明而自觉或不自觉的纯净自我,作品散发出来的也必然是善与光明。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何达芬奇的圣母、圣安娜和天使有圣洁慈祥之感,笑容也较蒙娜丽莎纯净许多。
背景
通常画家会把他生平的阅历、知识、喜好反映在作品中,达芬奇自然也不例外。背景中的山岩、地形、水文、桥梁,包括空气、云层等等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达芬奇长期研究和观察的对象,甚至是他亲身执掌过的工作项目。达芬奇曾说:“彻底明白各个细节后,即能了解全体。”他对这些自然现象了若指掌,在背景中将它们熔铸成为一有机的整体,并且恰如其分地烘托着前景的人物。
当然,我们不得不提到达芬奇善用的“空气远近法”(又叫“大气透视法”,Aerial perspective; Atmospheric perspective)在此的重要角色。达芬奇观察到的空气宛如一层薄雾(薄纱)笼罩着大地,越远的物体轮廓越模糊,色彩越轻淡,甚至偏蓝色。所以这种“空气远近法”纯粹运用色彩层次变化和柔软的笔调,无需消失点透视法就能将远近关系表现得自然而分明。这种技法达芬奇在早期作品如《天使报喜》、《康乃馨圣母》中就已经运用自如了。
然而这幅画的背景真的完美无缺吗?眼尖的人注意到了背景的地平线左右高低不一。但由于对达芬奇的信赖,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会是达芬奇的失误 ─ 追求完美的达芬奇怎么会犯这样明显的错误呢?于是艺评家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这是达芬奇的匠心独具,高底不一的地平线使得观者的视线从左边移到右边时,或从右边移到左边时,会有蒙娜丽莎突然降低或升高的错觉,使得画中人更有灵动感。或许真是这样。但奇怪的是,右边的地平线(水平线)不但高于左边,还呈现不合理的倾斜(左高右低);而且水面僵硬突兀,和左边人物或远山都格格不入,这就与人物的动感毫无关系了。以达芬奇的水准而言,可说是败笔。
如何解释这个瑕疵?最合理的说法是这幅画尚未完成,一直未能达到达芬奇最终的理想,这也是何以达芬奇一直将画带在身边的缘故;当然也可能有外人难以了解的画家个人因素,如心中的不平衡或阴暗……不论达芬奇有意还是无意,这缺陷一如蒙娜丽亦善亦邪的表情一样的令人迷惑。
这幅画完成后就享有盛名,但是也历经了不少“劫难”。有专家认为蒙娜丽莎的两侧原来各有一根柱子,但不知何时被人裁去了;1911年,蒙娜丽莎在卢浮宫的方形大厅(Salon Car业),被一位“爱国”的意大利工人Vicenzo Perrugia偷走;震惊一时[57]。1956年,一个疯子向这幅名画泼酸;1960年又被人恶意割了一道痕迹,如今修复后的《蒙娜丽莎》被保护在特制的防弹玻璃内。为了保障这件作品的安全,1980年法国还特别通过法律禁止这件作品离开法国境内,可见它受重视的程度。
许多人认为蒙娜丽莎达代表了女子的典型之美,典雅、端庄,蕴涵着智慧和自信等。但是也因为她的盛名,这个“典范”经常被浮滥的模仿、复制。她经常成为美学、哲学的象徵或是商品广告的代言;在现代艺术中却又成为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反讽对象。很少有哪一件艺术作品像《蒙娜丽莎》那样既被推崇又被大胆地恶搞 ─ 这多少也呼应了作品本身具有的矛盾性质。
注解:
[44] 根据瓦萨利记载,达芬奇听说修士们把祭坛画委托给了菲力比诺.利比,便对外宣称自己乐于接受这项工作。心胸宽大的利比便决定让贤。于是修士们恭敬的将达芬奇迎接到教会中专心工作,供应一切开销。达芬奇让他们等了一段时间后才画了一幅《圣母子与圣安娜》,然而草图完成后,他又抛下工作跟随波吉亚的别处去了。修士们只好又找回利比帮忙,可是利比未完成工作就过世了。
[45] 瓦萨利如此描写这幅在佛罗伦斯的《圣安娜》草图:“圣母脸上流露着爱伶其子的喜悦,她温柔地把圣婴拥在膝头,目光落在正与绵羊嬉戏的小男孩身上,谦和,娴雅,平易动人正是耶稣之母特有的气质。圣安娜侧面微笑看着她这位初临世间的子民,心中溢满无限欢情。这样的意念、这样的作品,若非达芬奇聪慧异秉,是绝对办不到的。”从叙述中我们推断和现存伦敦的这幅《圣安娜》内容近似。
[46] 1502年七月起达芬奇开始为新雇主波吉亚公爵效命。波吉亚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当时是Romagna地区的首席将军,管理位于义大利中央的教皇国的要塞Romagna。达芬奇担任公爵的首席建筑师和工程师,随军到罗马尼亚各地视察,抵达乌比诺时认识了著作《君王论》的马基维利。但是随着教皇的去世,波吉亚失去支柱和信心,放弃了计画。达芬奇于1503年初再次回到故乡。
[47] 随着1494年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成立,共和政府决定在维奇欧宫增设一个议会大厅。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很快在1500年完成,但会议厅内墙壁需要两幅表现新共和国的精神的装饰画。他们选择了当时最负盛名的达芬奇和年轻的米开兰基罗分别表现佛罗伦斯历史中的两场重要战役─安加利战役和凯西那之战。这两个旷世天才在同一地点的竞技自然又成了佛罗伦斯喧腾一时的盛事。然而两个艺术家都没有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们只有在间接的文献记载、草图和后人的临摹稿中约略推测他们的画面构思。
[48] 两位艺术家互不欣赏,暗自将对方视为竞争的敌手。达芬奇认为米开兰基罗画的人体肌肉“如装满了胡桃的布袋”,一块块的不真实;而米开兰基罗戏称达芬奇为“米兰来的竖琴手”。
[49] 据说达芬奇使用的是一种古代的蜡画技术,上色前将蜡和颜料溶合。后来因天候不佳,突然的潮气使得固定草图的泥灰液化。由于这种技术本身的用法加上天候恶劣,使色彩无法自然干,达芬奇为了克服这种情况使用火盆暖墙,结果使得上方的色彩尚未凝固,下方的颜色却因火烤而溶解流失了。最后达芬奇不得不放弃。
[50] Madonna宗教用语原来指圣母玛利亚,也是义大利语中对女士的尊称,madam:夫人。
[51] 根据瓦萨利的说法,达芬奇在描绘蒙娜丽莎时,为了使她保持愉快的心情,特地安排了音乐家和小丑在一旁表演。
[52] 瓦萨利在达芬奇的传记中这样描述《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如果有人想知道艺术能把自然给模仿到什么程度,大可请他去参观这幅作品,因为达芬奇已把人物的每项细节都生动的描绘出来。画中双眼自然润泽的感觉、四周的睫毛渗有蔷薇珍珠色泽的眼睑,都需要非常高明细腻的处理手法;浓密而疏淡的眉毛,娟巧的鼻孔,映着粉颊的红唇,都像极有生命的肌体;再近看到喉头凹处,几乎可以感到呼吸的跳动,这幅画可以使每一个最自负雕塑画家丧失信心。”
[53] 晕涂法(sfumato),又译晕染法,是指一种绘画技巧,以重叠多层半透明的色彩以达到造形的深度感和立体感,特别是将色彩和明暗溶合处理,形成一种如烟似雾般难以察觉的、不着痕迹的渐层效果。义大利文的sfumato从「烟雾」一字引申而来,意指「消失」。达芬奇描述这种技巧「无需线条和边界,像像是烟雾或失焦的模糊效果」。达芬奇画人物从来不喜欢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他认为画人物最理想的光线是在黄昏时或是阴沉多雾的天气。他甚至建议画家可以用亚麻布遮光的庭院来得到柔和的光线来描绘人物。如此自然能够理解他为何对晕涂法情有独锺,并且运用得出神入化。
[54] 或许性格使然,达芬奇从来不喜欢强烈的光线造成的突兀明暗对比,他认为的绘画理想光线是接近黄昏时的柔和光线。
[55] 波吉亚家族是西班牙王室成员,文艺复兴时期以对帕帕西的腐败统治知名。他们被认为历史上最早的犯罪家族,可谓是义大利黑手党的祖先。家族中的元老Roderigo Borgia成为主教、和教堂副大法官,也就是亚历山大六世,后来成为教皇并在位11年。另一位成员Cesare Borgia 就是达芬奇和马基维利曾经效命的首长和将军。这个家族的罪名还包括通奸、乱伦、谋杀和其它丑闻。
[56] 瓦萨利认为达芬奇创作此画花了四年心血仍未完成,然而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完成的。创作时间的说法从1503到1513不等,一般认为1503─05是可靠的。
[57] 1913年《蒙娜丽莎》在佛罗伦斯被找到,在乌菲兹美术馆展出后,辗转经过罗马和米兰,在同年12月终于还是回到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