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话修炼:放下生死看子训

李觉


【正见网2008年02月13日】

苏子训,齐人。年轻的时候曾任职州郡,举孝廉、除郎中又从军,除驸马都尉。人不知其有道。在乡里时,与人共事惟行信、让。三百多岁了,颜色不老。人觉的奇怪,好事的人,跟踪过他,不见其住所。常服药物。性好清詹,常闲居读易,小小作文皆有意义。

子训到邻家,见人抱婴儿,凑趣亦抱,失手坠地,儿死。邻家素敬子训,不敢悲哀,埋葬了。二十余日后,子训过去问:“想不想孩子?”邻曰:“小儿相命应不合成人。已死多日,不能再想他回来了。”子训出外抱儿还家,家人疑惑,不敢要。子训说:“只管抱,不会害你们。原就是你们的孩子。”儿识母欣笑、欲抱,犹疑不信。子训既去,夫妇一起去埋儿处,棺木中唯一泥孩,长六、七寸。此儿遂得长成。

诸老人须发皆白,一旦与子训对坐、聊天,一夜间头发就黑了。京师贵人听了,没有不虔诚谒见的。由于无缘相见,便千方百计。子训邻家孩子为太学生,诸贵人作计传呼,谓:“你勤苦读书,不过是想荣华富贵。只要召得子训来,可使你不劳而获。”生允诺,便归去为子训效力。洒扫、供侍左右数百天。子训知意,问生:“汝非学道,焉能如此?”生不说。子训说:“何妨实说,勿虚饰。吾已俱知,怎能以贵人要见我的一劳之行,而使你放弃学业?你可还京,我某日当去。”生欢喜辞行,至京知会诸贵人。至期子训未行,生父母来请。子训说:“你们怕我忘了,使孩子失信,当不了官?我饭后就走。”半日,行二千里。到后,生急往拜迎。子训问:“谁欲见我?”生说:“要见先生的人很多,不敢有劳先生,他们会上门拜见。”子训说:“吾千里不倦,还差这一步?让他们都别来。吾明日当去各家。”生告知,各家都洒扫迎客。皆时,子训果然来了,凡二十三家,各有一子训。诸朝士都以为子训先到其家。明日至朝,各问子训何时到宅,二十三人所见皆同时。服饰、颜貌无异。惟所言随主人意,回答不同。京师大惊,异其神变如此。诸贵人要一起去看子训,子训对生说:“以为我重瞳八采,所以要见我。今见了我,我亦无所能论道,我走了。”刚走,众贵人冠盖塞路而来,生言:“适去矣。东陌上,乘骡者是也。”各走马追逐,追了半天,仍距里许,终不能及。遂各罢还。

子训至陈公家言:“吾明日当去。”陈公问:“远近行乎?”曰:“不复还也。”陈公以葛布单衣送他。至时,子训死,尸僵。手足交胸前,如屈铁不得伸。尸作芳香之气,弥漫于街巷。置棺木中尚未出殡,闻得其中嗡然作雷霆之音,光照宅院,坐着的人顿时伏地良久。视其棺盖摒裂,飞于空中。棺中无人,仅见草履一只。须臾,闻陌上数十里芳香,百余日不散。

(《神仙传•苏子训》)

【点评】

一.生与死

法轮大法修炼者都知道“放下生死,就是神,放不下生死就是人。”[1]这个道理何以能够成立?且看苏子训抱婴失手致死案。

对于这桩人命官司的处置过程,文中只有一句话:“邻家素敬子训,不敢悲哀。”邻人以“素敬”与“小儿相命(算命)应不合成人”的为由,而没有怨言。

子训知道邻儿的因果。为救儿,有意“失手”。如同我们今天的修炼中许多不为我们理解的魔难。子训消去了邻儿的“业力”,以至显示“孩子经历生死劫”的假象。命债借于泥儿,真儿遂得长成。然而,不仅邻儿命中有劫,其父母亦当“悲恸”,所以子训握天机而不泄。然古人明理,不怨别人,遂转悲为喜。今人唯我,滚雪球似也,反目成仇、业上加业。现今恰有一例:船老大之子落海,其侄去救,老大拦不及,二子皆亡。亲兄弟反目,索赔百万,义举成冤孽。

哪种方法好?当然前者。今人在“无神论”主导下犯浑,往往怨怨相报。事皆有因,真能不计生死,不重名、利、情,符合了宇宙特性真、善、忍,自当福报;修炼者及此,自当成神。把假象当真,是修炼者修炼路上的劫数。迷中能悟,方为神。

二.求利与修道

文中二十三位达官贵人,有缘见子训,却不能得道,皆因追逐表象及利益。他们想什么,子训一目了然,虽“冠盖塞路”而来,而“陌上”追不及。高层生命看的是人心,并不要人的表面恭敬与猎奇。心追不上,形如何追的上?讲究的是同等心。求形式而不修心,是修者大忌。

三.分身术与尸解

凡二十三家,子训同时到达;尸僵化履,香闻陌上,不过是子训留下神传文化的手段。无非告诉人:

肉身非灵,死而尸灭;
灵欲复生,生当思过。
灵肉分离,无限可分;
求生大道,唯修正途。

留文以待今日,大法徒笔下光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