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当仁不让(成语故事)



【正见网2008年10月16日】

【原文】

子曰:“当(1)仁(2)不让(2)于师。”

(《论语.卫灵公》)

【批注】

(1)当:应该。
(2)仁:仁义或仁德之事。
(3)让:谦让。

【故事阐述】

孔子说:“遇到应该做的仁义之事,就是自己的老师,也不必对他谦让。”

儒家学说是以孔子为宗师,主张礼治,注重伦常关系,要尊师重道,学生不可以违背师长。孔子如此强调“仁”的重要性,主要是认为“仁”就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相互和谐美好的关系,也是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孔子说碰到仁义之事,不必谦让,而要抢先去做。“当仁不让”这句成语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指遇到应该做的事要主动去做,绝不推让。

【讨论】

(1)孔子为什么说碰到仁义之事,不必谦让,而要抢先去做?
(2)如果遇到应该做的事,你是因为对自己有利才去做,还是因为对别人有利才去做呢?请说说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讨论分享。

【造句练习】

例:所有的会员都推选他当会长,他当仁不让的立即接受。
例:只要是公事,他都会当仁不让的承担,所以深受长官器重。

【相似成语】

责无旁贷;义无反顾;自告奋勇;义不容辞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事事如意→意气( )扬→扬眉( )气→气( )万千→千军万( )

参考答案:

事事如意→意气(扬)扬→扬眉(吐)气→气( 象)千→千军万马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