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10月10日】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1)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喻老》)
【批注】
(1)患:忧虑、担心。
(2)睫:音节,长在上下眼睑边缘的细毛。
【故事阐述】
春秋时,楚庄王想要攻打越国,庄子就问他为什么要攻打越国?他回答说:目前越国政治腐败,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机会。庄子又问:“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吗?”楚庄王十分自信的说:“当然有把握,越国正一堪不击,我出兵必能马到成功。”
庄子听了便说出他心里的忧虑:“君王你的智慧正如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您想想看楚国的军队其实并不强大,曾败给秦、晋,还丧失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兵弱。强盗庄跷在楚境内四处作乱,官吏却拿他没办法,这是政乱。大王你看不见自己国家的乱象,却想攻打越国,就像目不见睫那样缺乏自知之明。”于是楚庄王打消攻打越国的念头。
后来“目不见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远而不能见近。亦用来比喻人无自知之明,不能看见自己的过失。
【讨论】
(1)你觉得楚庄王是个怎么样的国君呢?如果他没接受庄子的建议,贸然出兵,后果又会如何?
(2)平常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过失?最后,是由他人口中才点出自己的不足,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验,请跟大家分享。
【造句练习】
例:你只知挑剔别人缺点,却目不见睫,不知好好反省自己。
例:一个不知自我检讨,目不见睫的人,是很难成长的。
【课后时间】
除了“目不见睫”,你还认识哪些“目”开头的成语呢?
目( ) ( )( )
目( ) ( )( )
目( ) ( )( )
目( ) ( )( )
目( ) ( )( )
参考答案:
目( 瞪 ) ( 口 )( 呆 )
目( 不 ) ( 转 )( 睛 )
目( 光 ) ( 如 )( 豆 )
目( 中 ) ( 无 )( 人 )
目( 不 ) ( 识 )( 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