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8年12月03日】
“逢人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中国自古就有“为贤者扬善,为国家荐才”的仁人义士。明代的李甘,便是这样的一位文人义士。
河南人杨牢,字松年,德行极为高尚。李甘当时地位不高,就写信把他推荐给地方官说:“尊敬的阁下:孝童杨牢,父亲叫杨茂卿,担任田氏的幕僚,后来赵军哗变,杀死了田氏,杨茂卿也遇难了。杨牢的兄长杨蜀,三次前往索要父亲的尸体安葬,但因怕死,结果没有成功。杨牢从洛阳出发来到常山,奔行二千多里,在叛军营垒中,伏地哭号,头发散乱,身形憔悴,看起来可怜兮兮,致使叛军受到感动,把尸体还给了杨牢。杨牢身穿单薄的丧服,隆冬季节来往于太行山之中,皮肤冻得发皲开裂,两眼忧伤得血流不止。路上的行人,都被杨牢感动得流下眼泪,回家后都会教训自己的孩子,拿杨牢的行为勉励后生们。
“杨牢是个孩子,操行竟如此高尚,但我却没有听说阁下您和您的属下,前往抚慰并著文加以表扬,这难道也是树立风尚,扶持教化吗?而且乡间百姓能够吮吸脓疮、剜肉送汤,急切地为亲人治病,都不过是一时之举,但还承蒙官府在乡里之间特予表彰,并豁免他们的徭役,朝廷如有重大庆典,还派人送去粮食布匹金钱表示慰问。河北的叛军骄横至极,对此,官兵的千军万马也不能制服,但杨牢却步行千里,从仇人的手中要回父亲的尸体,这与那些吮疮剜肉的人相比,究竟哪一个更值得称赞?杨牢断奶时就能吟诗,洛阳那些年龄比杨牢大的孩子们,才华都在杨牢之下。听说杨牢出钱赎回尸体,潞州的县令替他偿付了费用;听说他要安葬父亲,滑县县令向他赠送钱财。这本是阁下您的份内事,却被别人抢着代劳了。假如有人将杨牢的事迹奏呈皇上,阁下您难道不会后悔自己落后了一着吗?”
李甘就是这样慷慨激昂的写信给上面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并四处奔走呼吁,伸张正义,而不遗余力。
由于李甘的大力推介,使杨牢的事迹得以广传,被朝廷知道了。后来,杨牢被提拔为進士及第。
李甘在推举贤良方正时,为不少贤才义士,尽力鼓吹,为社会伸张了正义,为贤者开辟了路径。
正是:
李甘金笔,挥霞千里,
作家义举,文芳环宇;
人贵有能,各尽其力,
文人振义,斯为至矣!
(事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