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译:一篇闪耀着有神论光芒的论文

吉光羽


【正见网2010年02月24日】

明代人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弁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副使。当时严嵩奸贼专权,杨继盛弹劾严嵩十大罪而被陷入狱。王世贞竭力营救,并在杨继盛被害后,为其料理丧事,因此而得罪了严嵩。严嵩借故杀害了王世贞之父王?,并免除王世贞官职。严嵩事败后,王世贞伏阙陈述,为其父昭雪,自己也复了官。万历年间,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王世贞才学富赡,为人正直。诗文与李攀龙齐名,同列“后七子”之首,世称“王李”。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余年,文人、士大夫皆奔走其门下。王世贞反对台阁体的浮靡文风,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一时文人所宗,蔚为风气。晚年主张趋于平和,诗文亦多淡泊自如。王世贞对词曲尤有研究,所作《艺苑卮言》述及词曲流变及优劣,颇多创见。有《弁州山人四部稿》、《续稿》等艺文杂著十几种。

王世贞写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可称:理骋百世,光耀千秋。蔺相如智斗秦昭王,使完璧归赵,这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蔺相如深入虎穴的勇气和化险为夷的机智,历来被人们称道不已。

但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本文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见解。王世贞依据当时的形势,令人信服地指出了当时赵国的决策错误和蔺相如的应变错误,并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由于“天意”,“蔺相如之获全于璧者,天也。”“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按照正常的发展趋势推理,蔺相如的做法,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是苍天,是天帝,有意成全蔺相如,才使他能够完璧归赵的!

这篇文章语言精要,分析透辟,推理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此外,本文并不因事废人,作者对蔺相如在其他事件上的成功,依然予以充分的肯定。堪称是一篇优秀的史论。

笔者现将原文,今译如下: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用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却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蔺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

而当时,蔺相如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有意庇佑、成全他啊!

附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鐾。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
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谬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