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 拾珠玑】卜居 (楚辞)

幸紫


【正见网2011年02月21日】

【白话试译】

屈原已经被放逐到外边三年了,这期间没能够再见君王一面。他为了国家,竭尽了自己的忠诚与才智,却遭受到奸臣谗言毁谤的阻拦;心里是如此忧虑烦乱,自己愁闷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去见那位做太卜的郑詹尹,说:“我心中有疑惑,希望请先生给我推算并解决。”詹尹便把占卦的蓍草茎摆好,擦干净龟甲上的灰尘,说:“你有什么疑难让我给你占卜?”

屈原道:“我应该诚诚恳恳,老实忠厚?还是送往迎来,无尽无休?应该锄草耕田做一个良好农夫?还是攀高结贵使自己功成名就?我要正言直谏不顾牺牲?还是随声附和贪图富贵而苟活性命?我是远走高飞保全自己的操守?还是趋承颜色,花言巧语,向女子叩头?应该廉洁正直不同流合污?还是玲珑圆滑,颠倒是非,像腻人的油脂,柔韧的皮条,向人谄媚趋附?应该昂然翘首如同千里马那样超群出众?还是浮游不定像水中的野鸭,随波逐流,只求活命?应该同骏马一道齐驱并驾?还是跟随在劣马的后头拖拖沓沓?应该同黄鹄一道比翼高飞?还是杂在鸡鸭群中为了争吃打架?──究竟如何才吉,怎样才凶?哪一样不能去做?什么方向我才可行可从?”

“这个世代呀浑浊不清、是非不明:说什么秋蝉的薄翅很重,三万斤的重担反倒极轻;把器大声宏的黄钟毁弃了,把土烧的瓦钵敲得像雷鸣;好说谗言的奸人位高权重,真正贤能有才的志士反而籍籍无名!唉唉!我还说什么呢?有谁知道我的正直忠贞?”

詹尹放下蓍草辞谢,说:“要知道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件的功用有时不能全备,人类的智慧有时无法企及;术数也有推算不出的问题,神灵也有无法解决的疑难。我看你还是凭着自己的良心,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吧!因为你所问的这些事情,卜卦实在不能给你一个圆满的解答。”

【原文】

屈原既放(逐),三年不得复见(指不得复见国君)。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掌卜之官)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蓍草茎)拂龟(龟甲)(皆卜筮用具),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诚恳)朴(通“朴”)以(同“而”字)忠乎?将送往劳(迎)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交接、来往)大人(显贵高官)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苟活)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X訾栗斯、喔咿嚅?"(当时之方言,形容巧言令色、曲己迎人之丑态),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圆滑)滑稽(能言善辩、颠倒是非),如脂(油脂)如韦(皮革),以洁楹(形容谄谀图進的样子)乎?宁昂昂(超群出众)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通“泛”,浮游无定状)若水中之凫(野鸭)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良马)亢轭(并驾齐驱)乎?将随驽马(劣马)之迹乎?宁与黄鹄(即天鹅)比翼乎?将与鸡鹜(家鸭)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通“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古量名,三十斤为钧)为轻;黄钟(古乐器,器大声宏)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地位尊荣,气焰嚣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无言)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心得体会】

本篇选自《楚辞》,后汉王逸《楚辞章句》及南宋朱熹《楚辞集注》,皆云:“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卜居的居,不能简单的解为“居住”,乃是“自处”的意思;卜居,即卜问所以为人处世之道。本文主旨,在表现一个处于恶浊世代中的士子,他的苦闷与彷徨,也正与屈原的生活处境和思维脉络相符合。

楚辞者,简言之,即流行楚国一带民谣歌词也,是汇集长江流域一带歌谣之大成。战国时代,楚三闾大夫屈原(名平,字灵筠),因遭谗谤贬谪,不用于两代之楚王(怀王与襄王),眼见楚国因听信奸佞而丧地辱国,怀王被俘,郢都被占,军民惨遭屠杀。双重悲痛,一腔怨愤,发抒于歌谣之整理写作之上。于是原本粗浅俚俗,以神话风土为主之楚辞,经修整形式,润饰词句,发抒内心情感,注入新生命,乃成古文学之异采。后人群起仿效,学作,汉代尤盛,并流行骈体排偶,凡辞句长短不一,措词用字不对称排偶的叫“辞”。因所描述形容者均为楚地、楚人、楚物、楚事,故又称之为楚音,或楚声。于是这种风行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亦称“楚辞”。

这是笔者选这篇的主要目的,让大伙儿一起分享与欣赏屈原有志难伸,因而牢骚满腹,在愤世嫉俗的心态下写就的文章──当时与往后风行一时的“骚体”!看他的每个提问,都是正反相对的,可想而知,除了表现矛盾之外,那進進逼人、“一正一反”的问句法,反而增添了无数的行文气势;反复举例和述说的是,环境的乖违与官场的污浊,以及君臣上下道德的沦丧,并表达一己的无端迷茫与无所选择的苦况。譬喻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手拈来的事物:农夫、千里马、野鸭、黄鹄……等等,自然而不造作、浅显而不失真,这是先秦时代文章的特色,也是屈原首创的文笔风格哪!

其实,世间事就是如此,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嘛!正、反两面的后果同在,利弊得失的因缘互动!因为人身上,佛性、魔性同存。一个生命掉到人中来了,就得造业、就会造业,那业力如影随形,怎么样也摆脱不掉。要想跳脱,只有做好人,积德行善;只有修炼返回去,方有可能。屈原仅管苦恼,仅管忧心,终究没有勘破名利情,一心只认定楚王重视自己,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干,可事与愿违,环境陡转、君心善变……因此,找不到出路而投江自沉!看来,造下的业更大了,下个轮回,不知得吃多少苦才能还得完哪。

【作者】《楚辞》亦为汉刘向所辑,包括屈原、宋玉及汉人之辞赋作品,其中以屈原所作最多。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