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 拾珠玑】河南褚季野 (《世说新语》)

幸紫


【正见网2011年03月11日】

【白话试译】

褚公从章安县令,调升太尉的记室参军,他的名字虽然已经远近皆知,可是官儿做得还不大,因此人家大都不认识他的本人。他离任东去,搭乘的是一条商船,有几位属吏给他送行,住到钱唐县的邮亭里。那时吴兴的沈充做钱唐县令,正送客人过浙江。亭吏见有客人,便把褚公赶到牛屋下面躲避。潮水来了,沈县令起来散步,问道:“牛屋下面是什么人?”亭吏说:“昨日有一位老侉,来到亭里住宿。因为有尊贵客人,我才把他赶到牛屋下面去。”县令有点醉意,隔着很远就问:“老侉吃不吃饼?姓什么?可以过来谈谈。”褚公便举起手来答道:“河南褚季野。”因为远近都知道褚公的名字,弄得县令大大不安起来,不敢再招呼褚公过来,他就在牛屋下面写了名帖,谒见褚公;并且设了菜肴,请褚公吃喝;还当着褚公的面,鞭打那个亭吏,意思是向褚公谢罪。褚公同他饮酒,言语、态度都和平素一样,像是不知道有这件事。县令便亲自送褚公到边界上。

【原文】

褚公(注1)于(自)章安(旧县名)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官名,即太尉的属官,掌书记),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商旅搭乘之船),送故(长官去职,属吏远送之谓)吏数人,投钱唐亭(即驿亭,可寄宿)住。尔时吴兴沈充(注2)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即钱塘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牲口食宿之处,亦称“牛栏”、“马房”)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徘徊、散步),问:“牛屋下是何物(什么)人?”吏云:“昨有一伧父(犹今言“老侉”),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醉容),因遥问:“伧父欲食饼否?姓何等(什么)?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知)公名;令于是大遽(窘、急、不安),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名帖)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谢罪)。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心得体会】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类,乃记东晋褚季野雅量大度的故事。魏晋时期,名士们皆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的涵养修为,正如这则故事中的褚裒一样,既不因为亭吏让他住牛棚而怨恨生气,也不因县令沈充宴请于他而面露喜色。从亭舍到牛棚,再从牛棚到美酒佳肴的过程中,褚裒始终心态平和,表情如一,丝毫没有计较于待遇的变化,可谓做到了“忍”字工夫。能忍,则一切外在的改观,均与我无涉;能忍,则不动心,内心自然平静无波;能忍,则能做到“一个不动能制万动”(《二零零五年加拿大法会讲法》)!看来,有古人的榜样在前,我真得在忍字上加把劲儿啦!

在这儿,我学到点新知识,那是年轻时不用心而忽略的,如“原文”中的“何物”、“何等”都当“什么”来用,而非我们表面理解的──“物”专指“物件”;“何等”是讲“如何”、“怎样”之意。看来神传中文汉字的博大精深,在此又是一个明证!音义变化多端、用法深奥难测;同一字有多重含意,同一词有不同注解,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学海无涯,惟勤是岸”、“皓首穷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等等,都在勉励人们为学求知的艰难与辛苦。

而“伧”是鄙贱的称谓。东晋末年,中原沦陷,北人流亡江南,为南人看不起,每呼之为“伧”;而北人亦呼南人为“楚”,以作报复,皆含鄙薄之意。犹如今言“侉子”、“蛮子”之类。晋陆机曾称左思为伧父;宋孝武帝称王玄谟为老伧,皆见诸正史。“伧父”之称,犹今言“老侉”。

从【注1】、【注2】本文两个主角的简介里,再由此事发生时两人的表现情况中,站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就能恍然大悟:为何他们俩最后的人生旅程却大相径庭?一个是能忍、大度、不愿计较、心胸宽广,心心念念的是社稷、百姓,最终忧愤自责而逝;一个是,亭吏无心的过失,都因自己的地位而起,却不肯认错,而有意鞭打他来顶罪、谢罪,心不正,品德欠佳,当然没好下场啊,最后落得个被诱杀于复壁里!看看下面正史的节录就可印证:

《资治通鉴》中记载,军权在握的王敦,后来拥兵自重,起事叛乱(史称“王敦之乱”),太宁二年(西元324年),东晋明帝下令讨伐已经病重的王敦,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联合沈充、钱凤等,率兵五万攻建康。王含一直于建康城外观望,未配合沈充進攻,后知沈充兵败,连夜烧营遁走。沈充投靠手下吴儒家中避难,被吴儒诱至复壁内杀死。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褚裒传》里有这么件事:西元349年,后赵暴君石虎去世,二十多万饱受羯族蹂躏的中原百姓趁乱渡过了黄河,并恳求东晋发兵救援,接他们渡过长江,回到自己原本的家园──东晋王朝。但此时,身为东晋征讨都督的褚裒,却因为“代陂之役”的失利,而不得不退兵江南,无法及时支援。之后,没过多久,这二十多万人就被随后追赶的鲜卑族和氐族尽数屠杀。褚裒知道这消息后,深以自己的无能、不能援助他们而自责,终日长吁短叹,以泪洗面;不久就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七岁。
  
他面对自身遭遇的变化,能够以平常心应对,喜怒不形于色;但面对国事的衰颓,百姓的大量被杀,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潸然落泪。这就是真正的魏晋名士风度了──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庶民为重。

可能有人会说,褚季野是因女而贵(有女为晋康帝之后),所以能官场顺遂、扶摇直上!其实宇宙的天律规定:人没有“德”、为人不“积德行善”,就没那个福分去享受荣华富贵的!倘若你不知向善、尽做坏事,把祖先上辈子积下的“德”全挥霍光了,那么你今生或后半辈子就没好日子过了,这是中国老一辈的人,常对晚辈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的话,看来很有道理!

【作者】

《世说新语》题刘义庆撰。刘义庆(西元403-444),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人。他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后出镇荆州,招聚文学之士。此书恐非出其一人之手,似为幕下文人集体之作。

【注1】褚公,名裒,字季野,东晋河南阳翟人。有女为晋康帝(司马岳)后。官至征讨大都督,封都乡亭侯,卒谥“元穆”。

【注2】沈充,字士居,时为钱唐县令。后因谄媚逢迎当时掌握军权的王敦,升为车骑将军吴国内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