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治国境界

敬纸


【正见网2013年01月01日】

孔子是儒家始祖,被尊为圣人、至圣,代表着儒家修为的最高境界。在中国的神传文化中圣人是最接近神的人,而圣人中的圣人就已经是神了。但儒家学说中没有讲到如何成神,讲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作为一个人,谁不想人生显贵,受人尊崇,儒家学说源远流长几千年指导着芸芸众生的生存之路。当迷于世间的得失时,人们看到的只是儒家的世俗之道,当超脱于个人的得失,而寻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时,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孔子所带给我们的成圣之路。

儒家学说在世间弘扬千年,却鲜少有人能够达到圣人的层次。可是当我们翻看《贞观政要》时,就可以看到一位青年从平天下走向圣人的过程。唐太宗27岁登基,年号贞观。初年,思考治国与安天下的关系指出为君者损害百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犹如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一样,终至灭亡。国君与百姓本为一体,这就体现了修身与治国的关系。所以魏征才引用了楚庄王聘用詹何的典故。詹何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治理好国家的要领,楚庄王不解,詹何就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名言:没有听说过自身治理好而国家发生动乱的。唐太宗所思所想之治国之道,正与古人道理相通。

唐太宗文治武功,四海升平,堪为贞观盛世。这一切多亏魏征的辅佐,所以唐太宗才说玉虽有美好的品质,如果遇不到好的工匠,则与石头瓦块没有分别,如果能遇到好工匠,就会成为万代流传的宝物。我虽然没有美好的品质,受到魏征的辅佐,修正,多亏魏征时刻约束我做事要仁义,为人要以道德为先,才使我的功业达到如此境界,魏征足以称为良工了。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是美玉与良工的关系,也是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的实例佐证。那么魏征又是如何约束唐太宗的仁义道德呢?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魏征提出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唐太宗对此十思,能够虚己纳谏,心怀天下,制定任何政策都能够为百姓着想,使天下人都能够尽其所能,“智者能够发挥他的智慧,勇者能够竭尽他的武力,仁者能够传播他的贤德,信者能够表现他的忠义。文臣武将都能够竞相为朝廷效力。”达到这一步,国家就太平了,君臣就融洽了,而国君就可以达到平天下的更高境界----无为而治,这才是圣人的境界。

虽然国君为一国之主,智慧才干毕竟有限,唐太宗明此理而广纳贤才,历史上有名的“房谋杜断”的典故就是朝中大臣房玄龄与杜如晦都能发挥自己所长来辅佐太宗的故事,正所谓智者尽其谋。在唐朝的名将中,大将李靖堪居第一,太宗能够降伏四夷,威加海内,全靠李靖的沙场征战,扬大唐国威,而李靖出将入相,要文能文,要武能武,称为“战神”当之无愧,正所谓勇者尽其力。贞观初年,蝗灾泛滥,百姓庄稼尽被虫噬,太宗感百姓之苦,吞蝗虫,发愿以己身代百姓受过,蝗灾因而消失,为君之仁感天动地,太宗真为天下之父母也,正所谓仁者播其德。贞观盛世,监狱常空,有一狱几百死囚,将于来年秋后问斩,太宗感其有父母奉养,令释死囚归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到了问斩之秋,释放之死囚无一逃脱,太宗因而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正所谓信者效其忠。为君者达到这般境界,天下太平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在唐太宗的谥号中才称之为“文武大圣皇帝”。

儒教与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随着历史的发展,两派的学说相互掺杂,所以在魏征的劝谏中,既有儒家的治世之道,又有道家的无为之道。而道家的“清静”理念被认为是人生的更高境界。在《贞观政要》中也会看到唐太宗融汇道家理念的治国之道。贞观九年,太宗想到隋炀帝得到天下的财宝美色犹嫌不足,征求无度,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忍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所以太宗日夜所想的就是希望能够清静无为,能使天下无事。这样才能达到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进而悟到治国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茂盛,国君能够清静无为,百姓怎能不安乐啊。

纵观唐太宗的执政轨迹,仿佛在看一位励精图治的青年帝王,按照魏征提出的古圣先贤的大道一路走去,达到了儒家治国的完美化身,同时进入人生的更高境界--无为而治。此即老子所云“无为而无不为”。为君者清心寡欲,天下愈加太平,这正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精髓所在,得天理行于人世,时而为人,时而为神,也许这就是神来到人间的状态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