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君王怎样求雨才有效?(数文)

严谨 整理


【正见网2014年05月18日】

一、君王怎样求雨才有效?

有一年,齐国大旱,眼看就要错过春播季节了。齐景公非常焦急,召集群臣问道:“好久没下雨了,耽误了农时,遭灾减产,老百姓就要饿得面黄饥瘦。我叫人占卦,说是因为山神和河伯在作怪。我想稍微征收点钱,买些礼物,来供奉、祭祀山神,你们说可以吗?”

臣子们听后,都是你望我,我望你,一声不吭。

这时,宰相晏子,走上前去,对国王说:“这样不行!祭祀山神,毫无用处。山神原本就是用石头做身躯,用草木做毛发的,老天长久不下雨,山神的毛发,将会干旱得枯焦,躯体将会晒得滚烫,难道山神就不想要雨吗?山神自己都没有办法,祭它有啥用呢?”

齐景公说:“如果不祭祀山神,我就准备再祭祀河伯,行吗?”

晏子说:“不行!祭祀河伯也是毫无用处的。水是河伯的国土,鱼鳖虾蟹是河伯的臣民。老天长久不下雨,泉水就会干涸,河流就会枯竭,那么,河伯的国土就要丧失,它的臣民就要渴死。难道河伯就不想要雨吗?河伯自己也没有办法,所以祭祀河伯以求雨,也是没有用的!”

齐景公无可奈何地问:“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晏子说:“君王您如果能走出宫殿,到外面去经受风吹日晒,同山神、河伯一起,为自己的老百民,而担忧,而祈祷上苍。那样做了,老天就有可能下一场透雨呢!”

齐景公果真走出了宫殿,到野外来,与百姓共同生活,日晒夜露,诚心尽力地祈祷上苍。过了三天,老天真的下了场大雨,老百姓都及时地进行了耕种。

君王以民忧为忧,以民乐为乐,与百姓同心同德,上苍才会降福下雨。

(《晏子春秋》)

二、金壶丹书

有一次,齐景公到已经灭亡了的纪国去游历,得到一只金壶,壶的底部,刻藏着八个朱红色的字:“食鱼无翻,勿乘驽马。”

齐景公看后说:“这话说的对啊!吃鱼时,不把鱼翻过来吃,那是因为讨厌它的那股腥味;不要坐劣马拉的车,那是因为嫌它不能走远道啊!”

晏子听后,对齐景公说:“不是这样理解的!它(那八个字,以下同此)的意思是:吃鱼时,不要把鱼翻过来吃,那是告诫官员:(不要把好吃的东西吃光,用鱼比喻百姓的财物)不要耗尽民力;不坐劣马拉的车,那是告诫官员:不要把小人(用劣马比喻小人)留在身边,委以重任。”

齐景公说:“你解释得好!”接着又问他:“既然纪国拥有这八个字,为什么纪国还亡国了呢?”

晏子说:“纪国之所以亡国,是有原因的。我听人们常说:有道的君王,总是把正确的准则,悬挂在街头巷尾,以便督促自己和人们去按这准则执行。纪国虽然有这八个字作为准则,但却把它刻在壶底,并不准备实行它。这还能不亡国吗?”

准则再好,贵在施行。说而不做,标榜欺人!

(《晏子春秋》)

三、蜀侯迎金牛

蜀国的国君贪婪无厌,秦惠王听说以后,想讨伐它。但蜀国山谷深而陡险,兵马没有道路可以走进去。于是,秦惠王叫人用石头雕刻成一条牛,每天把许多金子,放置在石牛的屁股后面的地上,说是牛拉的粪。并扬言要把它屙金的牛,送给蜀国的国君。

蜀国的国君听后,巴不得把这头会拉金粪的石牛,赶快弄到手。于是派人劈山填沟,开出一条路来,并叫五名身强力壮的彪形大汉,去迎接石牛。路修好了,秦国却率领军队,跟在石牛后面,赶到蜀国,一举灭亡了蜀国,杀死了这个贪婪的国君。

蜀君贪婪自灭的愚蠢行动,为天下笑!

(北齐•刘昼《刘子•贪受》)

四、傍人门户

桃符仰看艾条,而骂道:“你像草芥一样,是个何等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竟然敢位居我的上方?”

桃符发怒了,和艾条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不休。

门神劝解说:“我们大家,都不贤能,是靠着别人家的门户,过日子的。有什么必要互相斗气争嘴呢?!”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

五、赴火的飞蛾

林子和客人,夜间闲坐聊天。有一只粉扑扑的飞蛾,围绕着蜡烛飞来飞去。用扇子赶它,飞走了、又飞回来,就这样反复了七八次。那飞蛾终于被烧得焦头烂额,跌落在地,翅膀还在拍拍打打挣扎着,直到最后死亡为止。

于是人们没有不笑飞蛾愚笨的。

我(原文作者林昉自称)说:“人世间声色利欲,岂不是就像这照明的油火?如今有些重蹈此路而不疑,引火烧身而不后悔的人,不也是免不了遭受像飞蛾所受的讥笑吗?唉!”

(宋•林昉《田间书•杂言》)

六、可恶的养虎人!

有人养了一头虎,虎身的毛纹很漂亮,十分讨人喜欢。这人,每天拿谷子喂它,它不肯吃;又拿米喂给它,它也不吃;拿饭菜喂它,它都不吃。

忽然,有个小孩子经过这里,被老虎一口吞吃了;又有个成年男子经过,又被它连同衣服一起吃下去了。

主人于是大声斥骂道:“畜生!许多东西给你,你不吃,原来你是吃人不厌足的呀!”

世上确实有“吃人无厌饱的畜生”,也确实有“养虎贻患,以致害死百姓”的大官人!官府不要成为贪婪成性者的保护伞,君王千万不要做可恶的养虎人!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

七、又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官

从前,鲁国人不会酿好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擅长于酿造醇美浓烈的“千日之酒”。鲁国人便想得到中山国人酿酒的方法,但迟迟没有得到。

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去做官,这个做官人,到酿酒人的家里喝酒,他偷拿了一些酒糟回去,用鲁国人的酒泡上,对人说:“这是中山国酿的酒。”鲁国人喝下之后,便以为真是中山国的好酒。

一天,中山国那个酒家的主人来了,听说这里有中山酒,便讨了来喝,酒尚未入喉,便吐了出来,并且笑着说:“这哪里是中山国的好酒呀!不过是用我们的酒糟,泡出来的糟水罢了!”

世上竟有这样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官。

(明代刘基《郁离子•嚷虎》)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