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丐圣 武训兴学(五):对武训的崇敬和纪念

童欣


【正见网2014年08月16日】

五、对武训的崇敬和纪念

武训含笑而逝 官民万人送葬

一八九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五十九岁。《清史》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武训是笑着死的,因为他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这是他一生最欣慰的事情。他一生没有白来,他吃苦行乞,兴办义学,让那些没有机会读书的穷孩子能够读书的愿望实现了,他问心无愧。说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临终说我做到问心无愧,其实很难,但是武训做到了。

过去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临终时对孩子们说:“我这辈子做了一件亏心事,非常后悔,一直在尽力弥补,但还远远不够,我死后你们要帮我继续弥补做好。”真了不起。现在的人,一定会说我一辈子做了几件好事,因为没有那样的善良了,亏心事做的都太多了,很难数的过来。尤其是中国大陆,大跃进亩产万斤,你站出来说个不字了吗?批斗刘伯承、彭德怀、刘少奇、林彪、反击邓小平右倾翻案风,人人表态、人人过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精神强奸,你是如何表态的呢?镇压地主、资本家,分人家财产,是不是抢劫呢?文化大革命破坏文物、打人斗人,六四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十五年来镇压迫害善良的法轮功群体,一次又一次,你如何说的、如何做的、如何想的,你问心无愧吗?佛教说东土难生,外国人说东土是出大德之士的地方,这几十年,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中国人实在太难了!人有时假装不知道,到了阎王爷那里一桩桩、一件件都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也就是说武训做到问心无愧,非常了不起,真是值得我们后人无限景仰,所以他一生坦然,含笑而逝,他对得起这个世界。陶行知,是民国时一位平民教育家,他有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家想一想,武训就是这样,他没有个人的物质追求,他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精神。名利,其实人想带也带不走,《红楼梦》里面有个《好了歌》说的就是这个,老百姓的话“来时一身光,死时一身光。”就是武训只活了五十九岁,不算高寿,但他创造了非常非常多的美好。

在武训出殡那一天,堂邑、馆陶、临清三县的官绅,包括所有官府的人,全部来送殡,按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就埋在第一个义塾旁边。他的葬礼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有的人说:“谁说武训没有儿子?”大家想想,一个人死的时候,那么多人自发的来送他,一生无愧,赢得那么多的美好,实际上他有那么多的儿子,他也深爱着那些愿意读书能够受他益的孩子们,所以当时人家就说“谁说武训没有儿子?”

其实古人说“孝”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是否被继承,美德是否能得到流传,对逝者而言,这是“有后”,对子女后代而言,是真“孝”。官民自发送葬,一个乞丐,从官府到老百姓自发内心的纪念他,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有这样的祖先真是我们中国人无比的荣耀!

武训地位崇高、影响广大

十年以后,清廷,就是满清政府,将武训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进入民国,北洋政府将武训事迹以“列传”形式编入《清史稿》,开正史为乞丐列传之先例。大家想想,那个历史都是给王公大臣、大人物立传的,小官都难得立传。他这样一个乞丐,被正式以乞丐的身份进入正史立传,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叫空前绝后,中华民族多么伟大。梁启超也曾为武训立传,通篇以“先生”尊称之。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武训虽然死了,他的精神可是要活到千万年的。如果我们个个都有武训的精神,还怕国家不进步吗?”国家为他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多处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后来还在东北拍了电影《武训传》。

后世对武训的崇敬和纪念

武训去世后,历届政府和人民都一直不断的纪念他。1903年山东巡抚衙门,为武训修茸了陵墓,建造了武训祠,大家想想建祠,并立碑为纪。过去这祠是王公大臣才能有的。

民国时期,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重建了武训祠,还立了武训汉白玉雕像。也就是大清朝纪念他,中华民国接着纪念他。

1932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建造 “武公纪念堂” ,还有两个“武公纪念厅”。

1934年,临清县武训小学纪念武训九十七周年诞辰活动,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杨虎城、蔡元培等军政要人,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社会名流,纷纷以题词、诗歌、散文、传记等方式颂扬武训。蒋介石亲笔题写《武训先生传赞》:“以行乞之力,而创成德达才之业。以不学之身,而遗淑人寿世之泽。於戏先生!独行空前,仁孚义协,允无愧於坚苦卓绝。世之履厚席丰,而顽鄙自利者,宁不闻风而有立。”于右任题词:“人伦师表”。为什么武训的影响能这么巨大呢?那么多人崇拜他呢?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武训那样大公无私的精神,任何一个美好的社会都会尊敬他、欢迎他。这时,日本侵占了东北,还没有全面侵略中国,人们隆重纪念他。

陶行知积极宣传武训精神,还身体力行,成为武训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他说:“每一个农友都做一个武训,每一个小朋友都做一个小武训”;“我们要想普及教育,必得学武训”;“中国要想造成一个好学的民族,需要一百万位武训先生,开办三百万所学校及读书处,平均每校每处普及一百五十人之教育,才能叫整个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万人,家家读书,人人明理。大家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保证整个民族继续不断之进步。”

1945年在全民卫国抗战之中,陶行知等大批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在重庆兴起了纪念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活动。1000多人参加大会,规模空前,郭沫若、陶行知、柳亚子等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到会宣讲。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和教育界名流纷纷参加纪念活动,《义丐武训传》《武训先生年谱》《武训画传》等书作也大量出版。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乞丐,受到了教育界、文化界的推崇。

大家看这个时间,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武训在中华大地都是非常的受崇敬,武训的地位后来越来越高。大家想一想,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国民政府经济上也很困难,等到八年抗战的时候,各方面资金、财务就更加匮乏了,社会也就更希望有一种献身教育的精神。一个乞丐都能办义学,我们谁不比他更有资源,咱们都能够出一把力,这国家不就有希望了吗?中华民国时期,武训事迹被正式列入教科书,所以只要是上学的孩子都会知道他。在1949年以前,历史课有道题,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四百多个学生,绝大多数孩子写的答案是:武训。

全国出现了三十多处武训学校,大家知道民国有个冯玉祥将军,他在1932年至1935年,三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15所武训小学。还有武训出版社、武训街、武训巷,堂邑县还更名为武训县,柳林镇更名为武训镇,都是纪念武训。山东名录称之为武圣人,大家知道历史上叫圣人的很少,我们在历史上的贤人比圣人多的多,因为圣贤通常合称,但是叫圣人的很少,晚清就更更少了。

孔子有学问,删述六经,把中华传统文化做人那部分传承了下来,可是武训是一个不认字的人,却同样被称为圣人,这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吗?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吗?我们谁不比他有文化呢?那么真正的文化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善良,是那份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那才是真正的文化,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今天的中国能有几个有文化的人呢?

在中国大陆,教育居然成为产业,大学扩招为了挣钱,把百姓兜里的钱都给掏去上大学了,那不叫有文化。年轻人搞对象都不会搞,搞完了最后也老是打架,叫什么有文化?文化都是和道的,古代的读书人,不光会念书,说治个病也能抓个药方,什么事能给人说出点儿什么道理,读圣贤书,真正能讲出道理的,他也会遵照这个道理去做,他是一个幸福的人。我们今天多少老师自己不幸福,他怎么能教给孩子幸福呢?所以我们大家一定为自己的幸福学习圣贤,不只是为孩子做幸福的人,当然作幸福的人一定要善良,把自己的私利、私情放下一些,我们就幸福了。大家学习武训精神,事业就会成功,人生就会幸福,未来就会美好。

1951年,在大陆电影《武训传》遭受大批判以前,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历届政权对武训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在满清帝制王朝,还是民选的中华民国时期,甚至就是汪精卫南京日伪政权,就是那样一个汉奸政权,他也是同样尊崇武训。所以在每个政权的时候,武训都是正面的,被人赞扬和受人崇敬的。而且后来武训先生还受到全世界的尊敬,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因为他不识字所以被称为无声教育家和贫民教育家。

瑞士武训 :菲斯泰洛奇

这里顺便说一个瑞士的武训,他叫菲斯泰洛奇,生于1746年,他们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瑞士当时是一个贫穷偏僻的小国,由于菲斯泰洛奇的努力,瑞士的贫民教育得到普及,他的教育成功以后,全欧洲各国的领袖、教育家都去学习,瑞士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山地小国成为一个教育的超级大国。瑞士后来非常美好没有战争,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国家。所以他被西方人称为“教圣”,他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被赞誉为“圣心”“圣德”,跟中国圣贤受到的尊崇一样。

在他的自述里边说:“我一直充当一位受冷落的,意志薄弱的初级教师,推着一辆只载着一些基本常识的书籍,空荡荡的独轮车,却意外地投身一项事业,包括创办一所孤儿院,一所教师学院和一所寄宿学校。做这些事情第一年就需要一大笔钱,可是即使是这笔钱的十分之一,我也难以弄到。”

但是他最终成功了,改变了一个国家,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国,成为一个教育的超级大国,变的无比的美好。我们相信在座的各位,两个人一起努力,把一个班变美好,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个幼儿园变美好,这不是很容易吗?今天我们的物质财富,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这么先进,成功不是应该很容易吗?那么菲斯泰洛奇跟武训相比,创造了成功的教育和无私的献身精神都是一致的。但是这里的问题是,相比之下,菲斯泰洛奇至今没有被欧洲人忘记,但今天的中国人却把我们无比伟大的祖先忘记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大陆对武训精神的批判、铲除和遗忘

那么为什么我们大家今天不知道武训呢?

电影《武训传》1949年之前就拍出来了,后来为了迎合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还补拍加了个革命的尾巴,1950年底全国公演,受到普遍好评,场场满座,仅京、津、沪的报刊,几个月就发表了40多篇赞扬文章。1951年,《武训传》在中南海怀仁堂放映,刘少奇、朱德等百余中央领导人看了,都说这个电影非常好。文艺界、知识界、教育界和社会很多名人都写了文章,赞颂这个电影。但是这事唯独没得到毛泽东的同意,他不高兴了,突然风头一转,马上写了二篇批判文章,上纲上线扣上了大帽子。武训居然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奴才,农民起义的对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驴唇不对马嘴,这哪儿跟哪儿啊?善恶、好坏、是非都颠倒了。这样一来,很多没有骨头、没有意志,没有武训那种坚定精神的名人,纷纷开始写批判、检讨文章了。没有了一个是非标准,翻来覆去,文化艺术名人郭沫若、田汉、夏衍等,立刻由赞颂马上改为检讨批判。演武训的著名演员赵丹,导演孙瑜,后来都受很大的冲击、批判,40多人受到牵连。

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遭到大破坏,给绝根了、断开了,而最早的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大批判,就是从1951年批《武训传》开始的。大家看,圣人武训,从清政府、军阀到民国政府,到汪伪政府都是赞颂的、崇敬的,再甚至到共产党初期的政府都是称赞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一个人,一下就翻过来了,美丑不辨,善恶不分。中国人静静的理性反思几十年的当代历史,就是这股邪劲儿愈演愈烈的过程,到现在这个东西并没有根本解决,以史为鉴,中国人不该深刻反思吗?

武训被毛泽东批判了以后,中央成立调查组,江青是组长,到山东去调查武训。有个叫李汉邦的老人,八十多岁了,在山东巡抚张曜手下当过兵,听说北京来人调查武训,张口便说:“武圣人是个好人啊!他一辈子吃苦耐劳,攒钱为穷人家的孩子办义学,大好人哪!”当地干部赶紧凑到他的耳边悄悄的说:“武训挨批判了,说话要注意!”后来中央调查组再问时,老人便说:“什么?听不清,你们在说啥?我耳朵聋,听不到啊!”他不能亏着良心说不好。怎么能说不好,说他什么不好呢?耳朵聋听不清了,心凉啊!

文化大革命时就更坏了,武训遭到挫骨扬灰之灾。1966年夏天,山东冠县的红卫兵们拿着铁锤、榔头、钢钎,高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砸开了他的坟墓,挑出残存的尸骨,用锤子细细地砸碎,连同腐朽了的棺材底板一起放火焚毁了。武训的汉白玉雕像、“义学正”匾额均被砸毁。你说红卫兵怎么对这样的人这么恨呢?我们优秀的祖先,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我们教育界一个特别的榜样,因此再也没有人知道了。他不认字又没钱,就愿意别人家的孩子好,自己不怕吃那么多的苦,在哪个民族、在哪个时代都是受人崇敬的。我们谁跟他学一点不好一点吗?可我们连知道都不知道了,太可悲了!中华民族的大悲哀!

现在我们大陆的校长、老师很多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更别提继承、弘扬他的精神了。作为武训来说,他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不想大家怎么样记着他、崇敬他,他只是把苦默默的留给自己,让大家受益,但是我们中华子孙,不记的这样无私利他的圣人,是不是亏良心、没良心。要真想讲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就从纪念武训这样的伟大祖先开始吧!

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

这是陶行知先生写的一段《武训颂》,也是对武训精神的一个总结,对武训一生概括的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下:

武训颂
陶行知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
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
为着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好,我们为武训先生、为陶行知先生鼓掌!我们的心啊,如果更多的老师和他们的心融在一起,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就真正有希望了!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四十年代,被人家批判了,甚至连带着把武训也批了。陶行知先生就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叫做《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这篇文章是四十年代写的,七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能够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要声明:武训先生不属于我们的小圈子。他不属于一党一派。他是属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是属于四万万五千万人中之每一个人。”陶行知先生说的非常好,武训是无私的圣人,他代表的是普世价值,人类共同的人性本具的善良美好,对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是有利无害的,他超越于党派,哪个党派也无权否定它,哪个国家和民族也不会否定他!

这个《千古丐圣 武训兴学》,第一次是给我们自己的老师们讲的,我比这次流泪流的多多了,真的是泣不成声。武训,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吗?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我们没有这样的朋友是不是我们的遗憾?他无求于我们,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他。在社会上公开的讲,我这是第一次,我们有这么多老师知道了圣人武训,听到了他的伟大事迹。希望在听的过程中,您的心会不止自己那一个班那么小,您的一个幼儿园那么小。作为一位教育者,我们对天下、对未来都是有责任的。当然具体就从您班的孩子开始,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这些圣贤,知道传统文化的美好。把这些道理讲给我们的孩子,把屈原、岳飞和康熙和武训等告诉给孩子,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这些圣贤,让这些美好的圣贤伴随他们成长,多好!

今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为什么那么多矛盾?因为我们的教育离开了这些圣贤。上下级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等等都是混乱的,人自身排解不开。如果有这些圣贤做榜样,以这些圣贤做参照,我们大家一定能够更加的幸福,这也是我们这次讲武训兴学的目地,我们希望您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想让大家都听明白了,其实您放下自我一分,您就更加善良一分,您就能多一分幸福美好。不为了别人的夸奖而多为孩子的幸福,您付出一点儿,孩子就会收获一点儿,您也会非常幸福。我们学习武训无私为他人的精神,多用微笑来给孩子美好,我们不应该做的更好吗?

讲伟大的武训,我真的这样想,愿意跪着给大家来讲这样的课。但是不能,大家想是不是?如果有人跪着这样讲的时候,听的那个人还无动于衷,他怎么能叫人呢?我们是教师,我们都有良心,我们不能要武训先生跪着来求我们。我们作为老师是伟大的,我们身上有责任,我们只需要拿出我们一点课余的时间,也不是让大家什么都不顾,我们和家里人一起创造幸福美好,把这个幸福美好传递给孩子,占用一点私人的时间,来更多的钻研一点教学,这不是很美好的吗?这个过程多美好。如果有了这种神圣感,您的亲人都会支持您的,家庭也会更美好的。

今天您有缘坐在这里,我真的是拜托大家,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心把武训的精神传承下去。今天我们就几十人,不多,但是毕竟六十年以后,圣人武训又在中华大地站起来了,又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不在于人多少。不止一次有人对我说,你讲的人家有三分之一能听明白就不错了,意思是你费那么大的劲干什么,别费那么大的心力。我挺傻的,也像武训似的,我就觉得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事多考虑别人,我就讲的这些,很简单,大家谁都能听明白。说能有三分之一听明白就不错了,三分之一能听明白也挺好啊!说明武训还活着,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希望,人类还有希望,我们和这样的圣贤在一起,多么幸福!

最后,我想咱们大家一起把陶行知先生的这篇文章读一遍,用我们的心呼唤更多的中国人和我们一起学习圣贤,坚守道德,弘扬正统文化。好,我们大家一起洪声朗读:

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
陶行知
“无论是主动的把武训先生画入我们的小圈子,或是被动的让大家把武训先生向我们的小圈子里推,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小圈子所以连累了武训先生也被封锁。
我要声明:武训先生不属于我们的小圈子。他不属于一党一派。他是属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是属于四万万五千万人中之每一个人。
让我们把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吧。让武训先生从我们的圈子里飞出去,飞到四万万五千万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里去,使每一个人都自动的去兴学,都自动的去好学,都自动的去帮助人好学,以造成一个好学的中华民族!”

谢谢大家!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