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自责自省是个宝,团结和睦不可少!(数文)

秦如初


【正见网2014年09月26日】

一、马和鞍有灵,帮陈高氏认亲

明朝时代,有个叫陈高氏的妇人,年轻时他的丈夫就死了,她一个人侍奉公公婆婆,十分尽孝心。后来公公婆婆也死了,安葬好他们后,陈高氏已五十岁了。她这时才流着眼泪,对自己的儿子讲了一番心里话:“儿呀,我的父亲即你的外祖父,当年客葬在虞城北面,我母亲曾经用一块小车上的枣木片,放在下葬的地方,做了标记。后来母亲回到家中,也去世了。你的舅舅人很懦弱。有个想法,我在心里放了三十年,也没敢说出来,只因为你的祖父祖母,都还健在。古人讲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如今,我想只身一人,去他乡搬回我的父亲即你外祖父的遗骨。”

陈高氏说完,就动身了。她的儿子陈刚,不放心,只好跟着去。到了虞城北面,只见坟冢累累,他们母子二人要找的坟坑,根本不能辨认。陈高氏便将她的头发,绑在马鞍上,让马拉着她走。从早走到晚,马终于在一个小坟头前,停了下来不动,而且那马鞍,忽然变得很重。陈高氏认定:她父亲的坟,就在这里!便刨开了这个小坟头,只见那把枣木的小车片,赫然在目。这里果然是陈高氏父亲的坟冢无疑。

这事让所有来围观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纷纷愿意出钱,资助陈高氏母子两人,帮她们携带着死者的遗骨,回了家。

以前女子出嫁后,以事公婆为主,是不能擅自回娘家做事的。陈高氏等公公婆婆两人去世后,才去寻回自己父亲的尸骸。她可谓两家子职,一身独当。所以,那马和马鞍也就显灵,帮助了她。

二、二女扮男,助耕孝亲!

明朝时代,汝阳地方刘氏一家,有两位孝女,她们的父亲名叫刘玉,生了七个女儿,没有儿子,家境很贫苦。

每天,刘玉在毒日头下,耕田犁地,都感叹没有壮劳力来帮助,致使自己年纪一天天老了,还得在田头地尾,辛苦耕作。

父亲的这些感叹,被第四、第六个女儿,听到了,这两个孝顺的女儿,心里极难受,便相约发誓此生不嫁人了,并从此穿起了男人穿的短衣短裤,代替父亲到田地里劳作了。不但如此,她们一日三餐服侍父母,十分殷勤周到。

等到父母相继去世后,她们没有能力安葬父母,便把住屋也改做了父母的坟室,每日还照常像生前一样地问安。

隆庆四年时,督学副使杨俊民、知府史桂芳,到这两位孝女家里慰问,见到了这两位女子。当时的这两个姐妹,已六十多岁了。

三、江氏孝亲,善化人心

明朝时代,武师端的妻子江氏,侍奉公婆父母,都十分孝顺,是很出名的。她嫁到武家后,婆婆得了痢疾,江氏每日亲自为婆婆清洗身体和衣物,邻居妇女对她说:“你为何不让婢仆做这些事,却要亲自弄这些污秽的东西?”

江氏回答说:“叫婢仆做,婢仆会认为那是她的本职工作,而无可奈何,虽然不敢吱声,但那肯定非她心甘情愿;而我去做,却是心甘情愿的呀!”

不久,江氏的婆婆又得了噤口痢疾(噤口痢疾:痢疾的一种,因饮食不进或入口即吐,故名),二十多天了,也不见好,连医生都无能为力了。江氏便偷偷地割了左胳膊上的肉,烘干了做成粉末状,假说是药,给婆婆吃,婆婆吃后,病便好了。

平常,每天吃饭,江氏必定是亲自侍奉的,等到婆婆吃完,她才吃。而每当要筹划家事,她一定不当着婆婆的面说话,以免老人家听到后,增添烦愁。

所有这一切,乡邻都看在眼里,每个人提起江氏,无不竖起大拇指,并以她为楷模。

久日久之,乡间之人,都兴发孝亲之行,善化了人心。

四、泰伯让位,曲顺其亲,孔子赞为至德!

殷朝末年,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名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他的第三个弟弟叫季历,生有一个儿子姬昌。姬昌出生的时候,曾有一只赤色的雀鸟,嘴里衔了丹书,停在季历的家门口,人们都传颂说:这表示有圣人要出世。所以周太王一直有传位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的意思。但因为泰伯是长子,所以周太王也有点为难,对传位给季历的想法,也不好表露、声张。

泰伯却觉察出了父亲的意思,便立即找到二弟仲雍商量,二人便相约假称为父亲的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他们兄弟俩,果然跑到了南方蛮夷之地。一到南方,他们便披散了头发,在身上刺画了花纹,这意思是说:“我们俩是不可以出世做事的了。”这样,周太王便顺利地让季历继了位。

这事,后来被孔子听到了,孔子赞叹说:“泰伯二人的行为,已到了至德的地步呀!”

泰伯带着二弟,飘然远去,目地是为了遂父亲的意愿,让三弟季历,承天应命,顺利的继位;而父王也不会给世人留下偏爱让位之嫌,这样便成全了父子兄弟的一片衷肠,浑然不落痕迹。所以,孔子称其为“至德”。

五、强盗尚可被感化……

汉朝时代,有一对兄弟,名叫赵孝和赵礼,他们相亲相爱,手足情深。有一年,年成歉收,天下饥荒,强盗贼人四起。一帮强盗在宜秋山作乱,把弟弟赵礼捉了去,并且要杀了他,煮了吃。

赵孝心急如焚地赶到强盗窝里,声嘶力竭地恳求他们放了弟弟,并说: “我弟弟赵礼,身体有病又瘦弱,是不好吃的。而我比弟弟肥胖多了,我愿意代替弟弟来给你们吃。”

那个做弟弟的赵礼听了,却不愿意,对哥哥说:“我被人捉住,死了那是命中注定,你要是死了,却有多么无辜!”

他们兄弟二人,抱头痛哭,互相争着,要代替对方去死。这番情景,竟叫强盗们也感动了,强盗们相商了一下,便放了赵礼,让他们兄弟二人都回家了。

这事,后来还被皇上知道了,便下了诏书,让他们兄弟俩人,都做了官。

恶至杀人以食的盗贼,并且当正值饥肠辘辘,亟待食人之时,尚可被感化而起慈心,则世间还有什么样的、不能被感化的人呢?《大学》书中说:“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正是讲的这番道理吗?

六、许武取多让少,存心抑己扬弟

汉朝时代,有个叫许武的人,父亲早死,而两个弟弟许晏、许普还年幼。许武每天耕田劳作的时候,都叫来两个弟弟看着,怕他们日后学不到生存的本事。晚上,他就在灯下,教两个弟弟读书识字。若两个弟弟不听话,他就自己跪在宗族牌坊下告罪,承认是自己教得不得力。

后来,许武被荐举为孝廉(孝廉: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各郡推举孝顺、清廉的人,充任官职),但是,他想到两个弟弟都还没名望,便把家产分作了三份,自己故意拿了最好的一份肥田广宅,而坏的那两份,却给了两个弟弟。从此以后,人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而鄙视许武,但许武一直忍受着这份恶名。

等到弟弟们也得了选举后,许武这时才聚集了全族的人,哭着说明了自己当时的苦衷,那全是为了要给弟弟们显扬名声呀。说明缘由后,许武便把自己得的那份家产,又重新分作两份,全部赠给两个弟弟了。

许武与另一个名叫薛包的人的做法,恰恰相反。薛包是让美取恶,惟恐自己名声不好;许武却取多让少,实则存有抑己扬弟之心。二者行事相反,但许武的用心良苦,却实在比薛包的考虑,要深远得多。

七、这些强盗做对了!

汉朝时代,有个人叫姜肱,和他的两个弟弟仲海、季江兄弟三人,非常友爱、和睦。长大后,虽三人都娶了妻子,但一直抵足同眠惯了,所以虽各自娶了妻,但仍旧不愿分开,便做了一张很大很大的被子,三兄弟仍旧在一起睡。

有一次,兄弟们同到府城去做事,夜里半路上遇到了强盗,强盗们要杀死姜肱,其他两兄弟,便争着替哥哥去死。强盗们在他们面前都感到了羞愧,便只拿了他们的一些衣物和金钱,便放了他们。

到了府城,别人看到姜肱他们没有衣服穿,都很奇怪,问是什么缘故。而姜肱他们,都以别的一些话支开了,不愿供出那帮强盗的姓名。这事不知怎么的,还是被强盗们听见了,强盗们都很感激,同时又有些懊悔。总之,连强盗的心,都开始五味杂陈。于是,强盗们又偷偷找到了姜肱他们,叩头拜谢,把原先抢走的、他们的钱财衣物,统统都还给了他们。

这些强盗,对姜肱几位兄弟,叩头拜谢,把原先抢走的钱财、衣物,统统都还给了姜肱几位兄弟。这就做对了!

八、自责自省是个宝,团结和睦不可少!

汉朝时代,有个人叫缪彤,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们兄弟四个人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等各自长大后,都娶了妻子。

这时候,四个妻子之间,却起了是非,闹起了分家,甚至好几次为此而吵打了起来。

当哥哥的缪彤,又羞又愤,躲到自己屋里,绝食了好几日,又自己扇着自己的耳光,说:“缪彤呀缪彤,你一向主张修身谨行,要学圣人法则,要去齐整世道风俗。但是,你作为一家之长,却为何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够管好,没做到安妥、和睦呢?”然后,又打自己的耳光!

缪彤的这番自责,被门外的弟弟和弟媳们,听到了,都深受感动,又羞又悔,便一一向屋里的缪彤,叩头谢罪。从此以后,一家人再也不闹分家了,相处更加和睦、友敬。

李文耕评论说:“骨肉之间,无责善之理。”父子间是这样,兄弟间更是如此。缪彤能反躬自责,使弟弟、弟媳们人人知悔,从而更和睦友爱。可知天地间,自责、自省做到了,就可影响、改变别人。

【笔者附言】

自责自省是个宝,团结和睦不可少!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家长、负责人、领导者,首先应该自责、自省、内找、内修。不要总是怪别人、怪下属。

(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