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丛谈:笙箫夹鼓,琴瑟间钟

庄敬


【正见网2016年02月17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妙境。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鲁山山行》诗中,则写出了“此时有声胜无声”的佳境。这两位诗人,在无心无意中,唱了个“对台戏”!

《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在浔阳江渡船中,一个夜晚,有位沦落风尘的女子,拨弹琵琶,先是“轻拢慢捻”,其声悠悠;接着渐进昂扬,“大弦嘈嘈”。随之“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急弦繁拨之后,突然声音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时的“无声”,与前面的有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激发听者的无穷想象。

梅尧臣的《鲁山山行》诗,却写出了另外一种艺术境界:“适与野性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诗的主题思想,是描写鲁山的静境的美。那奇峰异姿,随处不同;寻胜而行,几乎要迷不知返。熊在寂静无伴时,“升树”而自戏。鹿性胆怯,只会在清静无扰时,才敢停步“饮溪”。“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山中该是多么寂静啊!正因为整座大山深幽僻静,所以,连远处的一声鸡叫,也能听得分明。“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结尾的这两句,用对比的方式,把鲁山的寂静,反衬得格外显豁。真是:山中无声,云外传响,一声鸡唱,韵味悠长!——这就是“此时有声胜无声”了。

前者,是在有声时,忽然无声,以无声反衬有声,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后者,是在无声时,忽然有声,以有声反衬无声,收到了“此时有声胜无声”的艺术效果。

一台戏中,场上人都在为某件事而心焦地静等默待。此刻桌上的钟,却“滴达滴达”地响个不停。电影中,战士夜过封锁线,从敌堡附近悄悄走过时,本来静得出奇,却突然响起几声蛀鸣!这时的声响,真有点“惊心动魄”!

无论是“无声胜有声”,还是“有声胜无声”,原理都是一个:相反相成。它在艺术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就十分讲究相反相成。清代文学评论家毛宗岗,说它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例如,在人物塑造上,它既写了孔明的料事如神,也写了他有时却“明不知人,误用马谡”,以至于街亭失守。写张飞一贯勇猛,而又性情暴烈,怒鞭督邮,痛骂吕布。但他擒严颜时,突然一变,又能巧施计谋。严颜多次使他气恼,但他这回捉住严颜后,却扶他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感动得严颜归顺了蜀汉,从而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鲜明。《三国演义》在结构上,也十分注意对比性的穿插描绘。如叙董卓霸横凶暴,忽有貂蝉凤仪亭一段文字;正写下邳交战,忽有吕布送女、严氏恋夫一段文字。正叙赤壁鏖兵,忽有曹操欲纳二乔娇女一段文字。恰似音韵悠扬的笙箫声里,间或传出战鼓的隆隆;清雅温柔的琴瑟音中,时而传来洪钟的嗡嗡!

——噫!这就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么需要有这种相反相成的胜境啊!

宇宙有个法则,叫做相生相克。这个相生相克的法则,反映到文学艺术方面,就有了相反相成的艺术表现。上苍在主宰着人间的一切,这也是天意啊!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