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6年10月17日】
魏徵:《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这首诗是魏徵出潼关,安抚华山以东地区时之作,所以(另一种版本)又作《出关》。
1、2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初”,又作“还”。这是说:当时起义,是风起云涌,他(魏徵,以下同此)参加了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戎”,兵戎;“轩”,车辆,“戎轩”,即兵事,说他投笔从戎。隋末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有杨玄感、李密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的起义,渡河进攻洛阳,李密还设计杀隋大将张须陀。当时,南方的林士弘,河南的李密,河北的窦建德,都割据称雄。
3、4句“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这是说,他参加李密义军虽失败了,灭隋的慷慨大志,献身于统一事业的决心,都依然存在。
5、6句“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执鞭拜谒天子,说他归依了唐王朝。骑马出潼关,从事华山以东的安抚工作。
7、8、9、10句“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南粤、东藩、高岫、平原,这些地方,战乱未平,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的割据势力,仍在称王称帝,如萧铣在巴陵称梁帝,林士弘在虞州称楚帝,辅公祜在丹阳自称宋帝。这四句表明他愿意辅助唐王,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一作“逝”)魂。”这四句,是说在当时的战乱中,寒鸟鸣于古木,夜猿啼于空山,千里无人烟,使人们惊心动魄。他以抒情的笔法,描绘了战乱之苦,在宫体诗盛行的当时,确是空谷足音。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这六句,以雄健的笔力,写他不怕艰苦,他要像季布、侯赢一样,以酬李世民对他的知遇之恩。我并非不知前路的艰难,为答谢李世民知遇之恩,应该像季布一样一诺重于千金,像侯赢一样以死相报。
最末二句“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表现了魏徵耿直、重义轻财的性格,他以直言敢谏,为国为民,决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全诗的语言精粹,肝胆照人,掷地有金石声!
魏徵所处的时代,宫体诗有着极大的势力,而他的《述怀》等诗,都是属于宫体诗。但是魏徵的宫体诗与别人写的宫体诗,情调迥异。魏徵以雄健的笔力,抒发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突破了浮靡的诗风,表现了格调高昂的清正之音,这在当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