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生怒,一念生恕

纯真


【正见网2018年05月30日】

中国的汉字很有趣,同时也意义深远。例如“怒”和“恕”二字,它们虽然字形相近、字音相似,但含义却截然不同。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怒,恚(恨)也,从心;恕,仁也,从心。即是说二字的内涵都是与心相关,但却一个是代表憎恨,另一个是代表宽容。

“怒”和“恕”其实都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由心而发,但却完全不同。据说心与灵魂相通,每个人的初心都是纯洁善良的,但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会积累一些经验,这些经验经过一定的时间便会形成后天观念,这种观念大部分是人为了自保而形成,所以和初心相比它是自私的。所以当一个人非常自我、过于注重自己的时候,这种后天观念就会成为主导,此时人真正的初心反而沦为奴隶,因此人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怒”,上“奴”下“心”,从字面也可以看出是“心变成了奴隶”。反之,一个人心态平和、毫无杂念时,就会是初心主导自己,从而对事物都会生出一种正面情绪,例如“恕”,上“如”下“心”,能让心灵如意自在的发挥它的作用,那必定是一种从容、达观的态度。

另外,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还发现:愤怒不光是一种负面情绪,还是人没有安全感、内心脆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易怒,不光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有害的。而宽恕不仅是一种正面情绪,还是一种具有治愈作用的能力。甚至有的学者还提到,宽恕是一种慈悲、平和的力量,是神的特性,是具有智慧的体现。

对照生活中的实例确实如此:人动怒时往往都是因为发生的事情不如自己的意愿,有时因此而憎恨他人,有时则是憎恨自己,但都是源于对事态的无能为力;而当人能做到宽恕时,必定是心生慈爱,对伤害过自己人或事报以仁义,也可以说是拥有了一种和不如意和平相处的智慧。

有道是“一念生善恶”,其实“恕”和“怒”也是善念和恶念的表现。当心中充满善念时便能做到“恕”,而心中充满恶念时便只知道“怒”。并且这种善恶之念又和外在表现相辅相成,于是便会越“恕”心越善、越“怒”人越恶。所以每个人都有必要自思自省:要让自己的心变成什么样呢?是越来越纯洁善良、发挥它的强大能力,还是彻底的沦为私欲的奴隶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