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勿悲戚,终生大受益!

郑重


【正见网2018年07月31日】

忍辱勿悲戚,终生大受益。

元代的许名奎,在他的《劝忍百箴》书中说:“为人结袜者为廷尉,唾面自干者居相位。”意思是讲:为人系袜子的人,后来当了廷尉;唾沫被别人吐到脸上,让它自己干去的人,后来做了宰相。这里边有两个故事,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西汉时的张释之,是南阳人。汉文景帝时做廷尉。这时有个叫王生的人,善于讲述黄老的理论,皇上召他进宫讲授,公卿们都来了。王生在朝廷行走时,袜带散落,他回头见到张释之,对他说:‘请替我系袜子。”

张释之跪下一只腿,替他系好了袜子。听说的人,都很敬重王生,但是更认为张释之忠厚、贤能!
    
唐代的娄师德,字宗仁,郑州人。武则天时,做江都尉,后升为平章。他弟弟被提拔为代州刺史。娄师德对他说:“我们兄弟都享受殊荣,受宠得很,这是容易招受人们嫉妒的,怎么能避免呢?”他弟弟回答说:“从今以后,如果有人将唾沫吐到我脸上,我擦掉它罢了。”

娄师德不安地说:“这正是我忧虑的!别人将唾沫吐到脸上,是怨恨你,你擦它,正违反了他的意愿,加重了他的怒气。往你脸上吐唾沫,不擦它自己会干,应当笑着接受。’’娄师德就是本着这种原则做人处世,当了三十年宰相。
 
能否忍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奇耻大辱,是检验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关键所在。有人宠辱不惊,奋发图强,终又东山再起;有人自甘沉沦,颓废消沉,无声无息。所以,厄运只能摧毁弱者,而造就强者。
 
历史上忍辱负重,而又成就大业者,除上面所提到的外,还有一些典范。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昔仲尼轭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都证应了一位西方哲人 贝弗里奇所言:“人往往是在逆境中,才能获得最出色的工作成果。”
 
所以,一个人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一是要自强不息,争取改变逆境。二是要泰然处之,三是要利用这股压力,砥砺情操,潜心继续向学,并且勇猛精进!这样,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

正是: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后汉书》)

 “人能咬得莱根断,则百事可做。”
                 ----(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汪草》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箴作诗者》
    
“神仙本是凡人做(修炼而成),只为凡人不肯修。”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八
    
“上天若无难走路,世间哪个不成仙?”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集•题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剑南诗稿•游山西村》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