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9年01月04日】
【原文】
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昭侯藏敝哑,所以待有功。
【字词义解释】
(1)虞舜: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受尧禅让而有天下,国号虞。
(2)所以:用来。
(3)命:任命。
(4)有德:有德行的人。
(5)昭侯:战国时韩国国君,在位时,以申不害为相,国家大治。
(6)藏:收藏。
(7)敝哑:破裤。敝,破旧。哑(ku),通“绔”,指裤子。
(8)待:等待。
(9)有功:有功劳的人。
【译文参考】
虞舜制定衣服的式样、花纹、颜色等级,作为区分职位等级的标志,来任命有德的人;韩昭侯收藏破旧的裤子,将旧功臣比做旧裤,不忍心弃之不顾,以此来等待有功的人。
【读书笔谈】
上一课讲的是孔子弟子和汉代宰相公孙弘生活节俭的故事,让人懂得“俭可养德”的道理。过分追求物欲享受就会让人脱离正道,走上人为财死的险恶道路,德性最易受到蒙蔽。这一课同样讲节俭的重要性,只不过换了一个角度,从古代帝王治国的角度来讲节俭的重要性。目的还是为了养德。帝王节俭就可以实现“为政以德”,国家兴盛的治国理想。
那么何为“为政以德”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开创以孝治天下的舜帝。这个传统治国思想,不是孔子独创的,而是孔子继承并总结出来的。是舜帝以一生的经历亲自为后代子孙和历代帝王留下来的。
舜帝儿时饱受饥寒打骂的虐待,父亲眼盲,后母狠毒,后母所生的弟弟伙同后母与父亲,多次设计残害舜的性命,即便如此,他也从不怨恨父母弟弟,依然恭顺地孝敬父母,爱护弟弟。以德报怨。由于不为家人所容,他出外谋生后,依旧以孝悌之道对待所有人,无论是打渔,务农,还是干工匠活为生,都能像对待家人一样敬老爱幼,勤勤恳恳,以宽仁忍让感动着身边的人,以至于他无论走到哪里,原先多么荒凉贫困的地方,都能三年成市,尧帝因此得以听闻他的孝贤之名。最后把帝位传给了他。
可见苦难的经历,是宝贵的历练,能养成大德。后代明君,有所作为的,都能牢记他一生吃苦节俭,任劳任怨侍奉父母和长者,友爱弟弟和尽心照顾天下百姓的美德,大家都明白舜帝就是为政以德的典范。他历经苦难,因此懂得仁爱百姓,在治国时,就能选官重德,所以说他“制衣裳,所以命有德”。任命有德之人管理国家,国家才不会腐败,百姓才有安康的生活,天下得以太平。
所以历代有作为的帝王,非常注重养德,从来都把节俭吃苦看得很重,注意让自己不要一朝得志,就改变初衷,变节堕落,丢失江山。下边讲的,都是帝王节俭养德,不忘恩义,用以治国的故事,令人深受启发。
【说故事时间】
虞舜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孝顺贤能,继尧之后成为天下的共主。舜曾巡视天下,将天下划分为十二州,观察天象,祭祀上帝及山川神碉,整顿礼制,扬善逐恶。
根据《书.益稷》记载:舜制定衣裳,用颜色、样式、花纹、图案作为等级的标志,授与有德行的人,让他们为百姓做事。
战国时代的韩昭侯,是一位贤明的国君。在位时,国家大治,诸侯不敢来犯。他有一件裤子,虽然已经十分破旧却舍不得丢掉。他说:“这裤子以前是有用的,现在虽然变得破旧了,我仍然不忍心将它丢弃;就好像有功的人,我不忍心忘记他以前的功劳。所以收藏这旧裤等待有功的人,赏赐给他。”
南朝宋的开国国君刘裕,年轻时家境清寒,为生活不得不出外谋生。刘裕辞别家人,穿上新婚妻子亲手缝制的粗布衫裤,到新洲帮人收割芦苇以换取温饱。一连数天,顶着大太阳挥汗工作,新的衣裳很快就破烂不堪,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刘裕穿着这身破衣投身军旅,凭着战功,得到晋升。之后当上了南朝宋的皇帝。
刘裕登上皇位后,并没有忘记年轻时的贫寒日子,他将破烂的粗布衫裤仔细收藏起来,并常告诫子孙说:“我保存这套粗布衣裤,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年。后代子孙如果有奢侈不知节俭者,一定要家法严惩。”由于刘裕带头崇尚俭朴,使得东晋以来浮夸奢侈的社会风气得以改变。
帝王节俭,就能慎终追远,以德治国,爱惜臣下和百姓,懂得是非恩义,才能获得天下人的真心拥戴,国家才能繁荣安泰;个人节俭,也能以德治家,敬重父母,爱护兄弟,不忘感恩妻子辛劳,夫妻相敬如宾,家庭必然和睦,所以家和万事兴。齐家治国,皆从自身养德开始,先人教诲,孩子们要牢牢记住。
(注:据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幼学琼林》改编,增加笔谈部分,以便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