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9年01月14日】
【原文】
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字词义解释】
洪荒(1)之世(2),野(3)处(4)穴(5)居;有巢(6)以后,上栋(7)下宇(8)。
(1) 洪荒:指远古未开化的时代。
(2) 世:时代。
(3) 野:荒野。
(4) 处:居。
(5) 穴:洞穴。
(6) 有巢:即有巢氏,相传是房屋的发明者。
(7) 栋:屋顶的正梁。
(8) 宇:屋檐。
【译文参考】
在远古未开化的时代,人们夏天居住在荒野,冬天住在洞穴;自从有巢氏发明房屋之后,人们才建造出有屋梁屋檐,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
【读书笔谈】
有巢氏处于创世的远古时代
远古时代,有一个称作“三皇”(现在一般认可的《尚书大传》的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半神治世的极其漫长的创世历史时期。这些历史的记载,都如同神话传说。帝皇都是天神降生于人世,或造人,或除灾,或教会人们生存的各种技能和文化,他们与人同在,称为人神同在的时期。所以,那时的帝皇直接在人类面前展现神通,教化人类,带领人类从蒙昧无知走向文明,走进农耕,最后才进入开启这一轮五千年人文教化的黄帝时代。
这个漫长的三皇时期广泛流传着五位最有代表性的半神,他们分别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课文中涉及的就是第一位的有巢氏。
氏是神的尊称 不是姓
最早上古所称的“氏”,并非姓,而是对神、半神降生人间的尊称,有半神的含义,比如伏羲氏、神农氏等。因此,有巢氏便是神的尊称。这些氏族在人间繁衍的后代以“氏”传称,成为最早的“贵族”。后来各个家族纷纷效仿,以“氏”传称;而姓,并非氏,姓完全来自凡间的人类母系传称的“姓”,所以由“女”和“生”组成,后来,氏与姓合成一体,叫成了姓氏,表示家族的称号。
有趣的是,日本天皇家族自古只有名字,没有姓,他们认为自己是神的后代,而姓是普通人的名称。日本自古以来未曾改朝换代,始终为皇室一系(号称“万世一系”),开始几位天皇的事迹也是来自传说、神话,从第十代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仿佛他们家族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远古历史神话传说的带领人类开创文明的神族是真实存在过的,在中国尊为氏。
有巢氏教人建屋
传说中国的三皇远古时期,又大致分为十纪,我们这里提到的有巢氏,便是第十纪统治人类社会的半神。古籍《遁甲开山图》中说,远古时期,有巢氏在琅玡的石楼山(今山东诸城附近)以南为王,统治人类部族。《通志.三皇纪第一》中则说,有巢氏统治人类部族,共传承了一百多代。而这一百多代可能都继承了有巢氏的名号,都被称为有巢氏。
有巢氏正如其名,最大的功德就是教会人类建造房屋,虽然是最原始简单的巢屋,但解决了人类衣、食、住、行四大生存问题中“住”的问题,开创了中华建筑文化的源头。
据《山海经》、佛经等古籍记载:远古以前,人类道德高尚、心灵纯净,人类具有一定神通能力,可以与神相通来往,可以在空中飞行,地上到处是仙禽神兽,奇花异果,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人类生活得无忧无虑,寿命很长。
后来,人类道德逐渐堕落,变得利欲薰心,神通就一步步消失,自然环境也随之越来越恶化,见到神就很难了,因为一般人的道德已经不配看到神了,又失去了神通,生存能力还比不上野兽。
为了躲避野兽的伤害,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上天派一位神降世为半神,仿照鸟巢,教人民架木为屋,终于可以遮风挡雨,远离野兽的伤害,解决了生存危机。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便推举这位圣人为王。尊为“有巢氏”,又称“巢皇”。
到了五帝的黄帝时期,人们便拥有了“上栋下宇”的正规宫室,在五千年文化中,不同朝代、民族、和地区都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风格样貌。
【说故事时间】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色
有巢氏是中国古神话中巢居的发明者,他教人类构木为巢,以躲避野兽的侵袭,从此人类由穴居进步到巢居。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住屋除了原有的遮风避雨的功能之外,同时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传统的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结构,造型上讲究比例匀称,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房屋的基础一般是砖石的台基, 以防止屋身的木材受潮损害。台基的高度则与建筑物的大小成正比。此外,中国建筑也十分重视建筑细部的处理,彩绘、木雕、琉璃瓦、石雕等,造就了中国建筑的文化艺术特色。
中国建筑极为讲究色彩与装饰。由于木结构的建筑特色,为保护木材,更使彩绘艺术飞速发展,梁柱、屋檐、斗拱、长廊……无处不可彩绘,彩绘雕饰的内容包含山水花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自然风景、各种吉祥图案等,不仅将建筑物装饰得美轮美奂,同时让人们了解到古老文化的内涵。
在空间布局上,中国建筑最大的特征是在院落与群组的配置上,中国人利用单体建筑组合成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再由重重院落构成一个封闭的群体空间,以正南正北为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各建筑前后左右按长幼宾主规律的排列着。不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布局的原则都相同。坐北朝南的是主人居住的“正房”;主人的长辈住在后面的院落;东西面是晚辈住的“厢房”。这样的组合统称为“四合院”,依建筑面积大小及组合的不同,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北方居多。此种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长幼有序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在南方,有著名的传统汉族客家民居。客家民居的客家围屋、土楼,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一样都是坐北朝南,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客家人被称作是儒家文化的活化石,他们沉稳内敛,节俭重德,敬重自然和祖先,长幼有序,所以建筑也就会体现儒家文化的人伦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是南方典型的合院,不同的围屋多少,造就不同的建筑规模。同一氏族还建有祭祀共同祖先的家庙。
整体而言,中国建筑文化强调大自然与人的和谐,重视人伦道德,表现沉稳内敛的气息,展现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建筑文化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
(注:据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幼学琼林》改编,增加笔谈部分,以便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