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探秘(1):拈花微笑华首门

连理枝


【正见网2021年07月11日】

鸡足山华首门

(一)华首门

云南大理宾川县,有座闻名遐迩的鸡足山。鸡足山主峰海拔3248米,突兀高耸,直入云端,名天柱峰。天柱峰南侧悬崖峭壁上,有座天然石门-------华首门。                       

华首门悬于天柱峰南侧笔直刀削的峭壁上,上乘天柱峰顶,下临万丈深壑。华首门门高30米,宽16米,上部悬崖突出石门近2米,正中间有一道垂直而下的石缝,将石门分为两扇。石缝上部悬巨石“大锁”一把,将华首门牢牢锁住,门楣、檐口、门锁、门缝清晰可见。

华首门是鸡足山最奇特、也是最神圣的地方,至今每天都有许多信众在此跪拜、打坐、诵经,因为华首门是释迦牟尼佛弟子大迦叶“守衣入定,待佛降生”的地方。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

佛教经书记载,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献给释迦牟尼佛一朵金色的婆罗花,请佛祖说法。佛祖端坐莲台,拈花示众不语,在场的众人都默默无应,只有弟子大迦叶会心一笑,领会佛祖拈花深意。于是,佛祖将正法眼藏秘授于迦叶,同时还把衣钵传给他,并嘱迦叶:待未来佛弥勒下世传法,把衣钵传给弥勒。迦叶遵照佛祖旨意,待释迦牟尼佛涅磐后,带领五百罗汉整理好大藏佛经,来到鸡足山,扣开华首门,守衣入定在里面,静静的等待着未来佛弥勒下世降生。这就是佛教经书中有名的“拈花微笑,待佛降生”的典故。

华首门东侧登山道旁有一大石,石面被凸起的白色纹络线分割成片,纹络领褶逼真,恰似僧人的袈裟,至今清晰可辨,令人惊叹称奇,故称袈裟石。相传这块石头就是迦叶来到鸡足山,铺开袈裟,诵经禅坐,一显神力的地方,故大石上留下的是迦叶的袈裟印迹。明嘉庆年间李元阳在石上书刻“迦叶遗迹”四字,现依稀可见。

鸡足山为迦叶道场,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历史上鸡足山最鼎盛时期,有寺庵百座,僧人五千。鸡足山最核心,也是最重要、最有名的佛寺有三座:位于半山处的祝圣寺;华首门下方的迦叶殿;位于鸡足山之顶的金顶寺。历史上鸡足山最有影响的僧人,当属明末清初高僧担当和尚,和1840年出生、1959年辞世的现代僧人虚云和尚。鸡足山佛教历经千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僧人如何往来,鸡足山的文化,始终围绕“拈花微笑,待佛降生”主题而谱写,并延续至今。因为鸡足山是历史的精心布局,鸡足山是历史启迪今人开启救生之门的钥匙。

(二)“灵山一会”

進入鸡足山,首先是山门牌坊------“灵山一会”。鸡足山山门牌坊上所刻的“灵山一会”,就是指释迦牟尼佛灵山会拈花示法。

释迦牟尼佛涅磐前,留下的最重要的遗嘱就是:等待未来佛弥勒下世传佛法。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奠定了佛文化;而佛教传入中国最核心、最重要的,即是关于弥勒佛的文化。可以说两千多年的佛教历史,就是奠定弥勒佛下世传法文化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把金襕衣交给弟子大迦叶,留下“拈花微笑,待佛降生”典故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就是,佛教的历史使命就是为未来弥勒佛下世传法奠定文化,所以整个鸡足山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布局。我们看祝圣寺。

(三)祝圣寺

从鸡足山山门上行十几公里,就到达鸡足山半山腰,这里就是以祝圣寺为核心的佛寺密布之地。围绕祝圣寺,有石钟寺、牟尼庵、万寿庵、佛塔寺、虚雲禅寺等寺院;围绕祝圣寺的自然景观主要有玉龙瀑布、空心树等。

祝圣寺不但是鸡足山最大的寺院,而且还被称为鸡足山“佛都”。既然祝圣寺被称为“佛都”,那么祝圣寺体现的就是佛教最核心-------“祝圣”:祝贺弥勒佛下世传法。祝圣寺也叫迎祥寺、钵盂庵。迎祥意同祝圣,指迎接、祝贺弥勒佛下世;钵盂,即衣钵,释迦牟尼佛留给大迦叶的金褴衣,同样代表的是弥勒佛下世传法。就是说祝圣寺的主题是:祝贺、迎接未来佛弥勒下世。我们再看祝圣寺建筑布局。

進入祝圣寺大门,迎门的前殿叫天王殿,门额书“祝圣寺”,殿内供笑口常开弥勒佛坐像。供奉弥勒佛的殿叫天王殿,就是说弥勒即天王,天王就不是一般的生命,这是寓意弥勒佛来的层次极高。穿过前殿,后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分列迦叶、阿难弟子像。这一造像布局的涵义是:中间释迦牟尼佛代表佛教;迦叶代表佛教奠定的文化:“待佛降生”;而阿难则是释义:弥勒佛是在世间大难之时、末法末劫时下世。这是祝圣寺大雄宝殿的布局涵义。

从祝圣寺建筑布局可以看出,前殿为弥勒佛殿,后殿为代表佛教的大雄宝殿,这一前一后的建筑布局释义:佛教奠定的是等待未来弥勒佛下世传法的文化。其实祝圣寺的这一建筑布局,也是所有佛教寺院建筑经典的形制布局。

围绕祝圣寺:

石种寺、万寿寺,是从时间角度体现弥勒佛下世-------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开始,未来佛弥勒要历经千年下世,因为“石钟”、“万寿”均释义较长的历史时间;

牟尼庵体现“牟尼”之意:牟求修行(“尼”)-------弥勒佛下世时,修炼弥勒佛传的法即为“牟尼”,这是释迦牟尼佛对后世佛教弟子的忠告。

佛塔寺之塔,指的是鸡足山顶的楞严塔;

虚云禅寺、玉龙瀑布、空心树等,都有特定的内涵寓意,后述。

(四)迦叶殿

迦叶殿位于华首门下方。迦叶殿也叫袈裟殿,与华首门、袈裟石,共同体现鸡足山的主题--------大迦叶“守衣入定,待佛降生”。

迦叶殿为三重殿:

前殿为弥勒佛殿:排在前面的弥勒佛造像,体现佛教宗旨-------等待未来佛弥勒下世。

中殿为千手观音殿:千手即代表手印。手印是佛的语言,打手印就是佛讲法。弥勒殿后布局千手观音像,这是体现弥勒佛下世的目的:传佛法;救度世人,因为观音代表救苦救难。

后殿为迦叶殿:迦叶殿旁立有原殿址出土的“泰山石敢当”石碑(此殿为新建),殿内供香樟木雕刻的迦叶禅坐雕像。大迦叶的使命就是:“守衣入定,待佛降生”,迦叶殿刻的即是担当和尚书写的楹联:上联“拈花一笑,衣钵继承”;下联“守衣入定,待佛降生”。

迦叶殿山门,还刻有诗、书、画“三绝”高僧担当书写的楹联:“同见钵罗花开,阿谁解钦光微笑;幸有金襕衣在,何时无弥勒下生”。钦光即迦叶。高僧担当的这句楹联,不但写出了“拈花微笑”的历史典故,更是道出了“鸡足山”山名的天机-----“何时无弥勒下生”:弥勒佛下世的时间即“历史的今天”。

因为“历史的今天”中国版图呈鸡形:云南为鸡形版图鸡足之位。那么体现弥勒佛下世的山命名为鸡足山,与历史今天中国版图呈鸡形形成了历史的对应、吻合,即:弥勒佛下世应在鸡形版图的中国,也就是“历史的今天”。

鸡足山位于大理州宾川县:宾川之“宾”,即是指迦叶由印度来到中国,故为宾。

迦叶入定的是华首门:“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为华夏民族,朝代历史始于夏;而“历史的今天”,无论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大陆都是“华”,华夏之华。所以华首门之华,是指“历史的今天”。“首”-------鸡首,鸡形版图之首:中国东北。

所以,“何时无弥勒下生”?那就是说“历史的今天”弥勒佛下世,历史走完了等待弥勒佛下世的时间。弥勒佛出生在哪里?“华首”:历史的今天鸡形版图之鸡首------中国东北。

历史的今天不但是华夏之“华”;而且历史的今天还是明,是鸡形版图东方之鸡释义的“明”------真相大明,“拈花微笑,待佛降生”之谜明,因为世界东方之鸡代表的是黎明白天的到来。这就是鸡足山华首门的命名涵义,这就是华首门、迦叶殿隐藏的历史天机。

(五)金顶寺

金顶寺位于鸡足山最高峰天柱峰之巅。金顶寺前殿为弥勒佛殿,供奉笑口常开弥勒佛坐像;弥勒佛殿后是千手观音贴金殿,千手观音殿紧俟楞严塔;再后是大雄宝殿,殿内高悬“法轮常转”、“正法久住”额匾。同祝圣寺的布局一样,金顶寺弥勒殿、大雄宝殿,无疑体现的是佛教宗旨:等待弥勒佛下世传法。那么为什么弥勒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布局楞严塔?

楞严塔为四方形塔,十三层,白色。之所以命名楞严塔,据说是因为建塔时在此地挖出了一本完整的《楞严经》。《楞严经》也叫《大佛顶经》,是佛教经书中的一部重要典籍,该经书主要内容记述的是关于末法时期的种种现象。《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也就是说《楞严经》代表佛教的末法时代。既然“鸡足山”命名释义的时代是“历史的今天”,鸡足山之巅布局的又是代表佛教末法的楞严塔,那么无疑“历史的今天”就是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说,末法时由未来佛弥勒下世传佛法。所以鸡足山金顶寺的布局告诉我们:“历史的今天”是末法时代,此时弥勒佛下世传佛法。

在金顶寺,佛教末法体现在哪里?说佛教末法,是指末法时期佛教不能度人了,人在其中不能再修成圆满。所以我们看到,“楞”部首示意“木四方”:树木本来是圆的,而“木四方”即是指不圆,如果我们把“木”理解为代表佛教,那么楞严经的“楞”就是寓意佛教末法时期不能修圆满。而楞严的“严”呢?这是指佛教累积到今天的一百多条戒律。释迦牟尼佛传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戒”为首,持戒才能修成圆满,所以释迦牟尼佛只能领着弟子出家,并且亲自制定了十几条戒律。但是佛教走到今天:当和尚挎着女人招摇过市的时候;当寺院主持成为上市公司董事的时候;当佛教“与时俱进”、高举党旗向无神论中共表忠心、把马克思视为主的时候;当僧人按处级、科级拿工资的时候,佛教变成了什么?佛教还有多少“戒”?还有多“严”?这不就是佛教走到了末法、法灭时代了吗?

祝圣寺附近有棵空心树,树龄1700多年,树高18米,基径4.5米,中空内径2,7米,内高3.5米。此树因如正僧人曾在洞内修行40年而出名。其实在鸡足山,沿登山道旁,会看到许多有空洞的古树。就象典型的泰山石,都有白色的阴阳线一样,鸡足山树基有空洞,也已经成为鸡足山古树的独特特征。其实空心树象征体现的是佛教走入了末法、法灭时代,就象“楞”的内涵寓意,如果把佛教比喻为一棵古树,那么树成空心,也就是寓意佛教空有一百多条戒律,已经无法再修。因为佛教是持“戒”修行,当佛教连戒律都丢掉的时候,那今天的佛教不就是一棵空心树吗?

就是说无论“楞”字示意的“木四方”,还是空心树释义的佛教空心法灭,都是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的今天,佛教已经走入了末法。鸡足山金顶寺表现佛教末法的同时,另一面的体现正是:此时弥勒佛下世传佛法,因为未来佛弥勒是在末法时下世传法。而且“天柱峰”、“金顶寺”命名告诉我们:未来佛弥勒传的是最高的佛法,因为“天柱”释义通天之柱。“金顶”就是释义最高的佛法,因为“金”代表佛法,佛法金刚;“顶”就是最高。所以天柱峰金顶寺阐释的主题就是:历史的今天,佛教走入了末法法灭时代;此时未来佛弥勒下世传最高的佛法。

楞严塔为四方形塔;对应鸡足山天柱峰顶东南西北四大景观。天柱峰顶四大景观是:东观日出,南望祥云,西揽苍山洱海,北眺丽江玉龙雪山,简称日、云、海、雪。其实鸡足山四大奇观,即是阐释弥勒佛下世传法的主题。

东观日出:日出即明,即白天,呼应“鸡足山”命名体现的鸡形版图,因为鸡代表黎明白天的到来。中国位于世界东方太阳升起之地,鸡象征黎明白天的到来,那么当中国版图呈鸡形的时候,与鸡足山命名就形成了历史的吻合对应-------弥勒佛下世传法明。金顶寺楞严塔为白色,对应大理白族。白族人说白话,内涵寓意是:弥勒佛下世用白话传佛法。

南望祥云:鸡足山所在的宾川县南为大理祥云县,再南为大理弥渡县。祥云呼应祝圣寺另名迎祥寺,指弥勒佛下世;“弥渡”释义弥勒佛传法救度。所以鸡足山南望祥云,也就是体现迎弥勒佛下世救度之意。

西揽苍山洱海:苍山、苍天,鸡足山主峰为天柱峰,天柱连天------鸡足山表现弥勒佛下世传最高的佛法,弥勒佛下世传的最高佛法体现在苍山,这是天柱峰和苍山的内在连系。洱海,象海一样多的耳朵,释义:众人应闻听苍天之理-----最高的佛法:弥勒佛传的法。这是在天柱峰西揽苍山洱海的内涵寓意。

北眺玉龙雪山:呼应祝圣寺玉龙瀑布,以玉龙代指中国,就是说弥勒佛在龙文化的中国下世传法,因为华夏图腾崇拜是龙,中国是龙文化。

也就是说,鸡足山楞严塔象征的是弥勒佛下世传最高佛法。

通过对鸡足山的解读,我们看到佛教奠定的是未来佛弥勒、末法末劫下世传最高佛法的文化。“历史的今天”,就是弥勒佛下世传法之时;鸡形版图中国,就是弥勒佛下世传法之地。弥勒佛下世的具体位置即鸡形版图之“华首”------中国东北。而且鸡足山天柱峰体现的“天柱”,和苍山体现的苍天,其内在连系又释义:天柱连苍天,弥勒佛传的最高佛法体现在苍山洱海,体现在大理,就是说苍山洱海的主题,就是展现弥勒佛下世传的最高佛法。请看下篇《千年寻找三塔明》。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