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二十年征稿】从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谈起

慧文


【正见网2022年01月21日】

【编者注】在“正见网二十年征稿”启事发表后,我们收到了大量的投稿。在此衷心感谢同修们的鼎力支持。鉴于截止日期是2021年12月31日,我们选在5月13日--师父的华诞暨世界法轮大法日这一天,开始陆陆续续发表已收到的投稿。如今我们已跨入2022年,走在向法正人间过渡的征程上,让我们一起共同精進,携手救度众生,不负师父救度我们的苦心。

******   ******   ****** 

世间的“征伐”有多种形式,战争是其中最直接的一种。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战争,就是要在战场上不择手段,多杀敌人,赢得胜利。然而,在春秋时代早期的战争中,以道德礼义为先,把胜负放在其次。当时参战的士兵都是贵族出身,打仗更象是一场体育竞赛,言辞温文尔雅,举止彬彬有礼。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简直不可思议。春秋时期战争礼仪繁多,下面列举的只是一部份,出自于古书《左传》和《司马法》。

第一,两国开战之前,国君要派使者请战,一国请战,另一国应答,言辞谦和恭敬;第二,不伐丧。两国打仗,听说对方国君去世,停战、撤兵,不趁人之危。同理,当敌国遭受灾荒时,也不会趁机攻打它。第三,不重【chóng】伤,不擒二毛。重,是重复的意思,敌方士兵受伤,就让他回营疗伤,不会第二次攻击他。二毛,就是头发花白的人。如果敌方士兵年龄大了,就不能抓他当俘虏。第四,不以险要的地势来取胜。第五,不鼓不成列。敲鼓,表示进攻。敌军没有摆好队形,不能进攻敌军。第六,战胜国将军進入战败国,战败国君臣向战胜国实施投降礼,战胜国的将军对待战败国君臣彬彬有礼,不烧杀抢掠,不吞并土地。第七,在战场上,不杀敌国的君子,不杀敌国的忠义之士。第八,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第九,俘虏敌国国君时,捧着酒和玉璧,跪地行君臣之礼,言辞彬彬有礼。

晋国和楚国交战,晋国士兵战败逃跑,战车陷在坑里,马拉不动了。楚国士兵教晋国士兵撤掉车前的横木,晋国士兵照做,但车刚走了几步,又不动了,楚国士兵又教晋国士兵拔掉车上的大旗,再扔掉车辕上的横木,车子终于能走了。晋国士兵回头解嘲道:“我们不象你们大国(楚国)有这么丰富的逃跑经验。”现代学者研究古代战争礼仪,常常引用《左传》中记载的这段历史,这趣味横生的一幕成为春秋时期“君子之战”、“贵族之战”的典范。

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这些礼仪就逐渐被破坏了,在战争中,偷袭、诡诈、谋略、杀戮、吞并占了上风。一些学者认为《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已经是道德的堕落了。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打破原来爵位世袭制度,建立二十级爵位,奖励战场杀人,杀一个人能得到初级爵位,杀人越多,爵位就越高。秦国大将白起把已经投降的赵国士兵四十万人,全部活埋。随着人类道德快速的下滑,人的业力越来越大,战争也越来越血腥,越来越不择手段,成为神给人类消去大罪业的方式,但传统文化中始终有“穷寇莫追”的说法。

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讲:“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儒家讲:“上天有好生之德”,儒释道三教在不同角度上教人敬畏生命,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最大限度地抑制着杀戮,而中共邪党党魁曾叫嚣:“中国人死了三亿,还有三亿。”邪党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断公开杀人,让民众在恐惧和麻木中越来越漠视生命,无神论、进化论否定了神的存在,也否定了神对人的教诲,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什么都敢干,道德底线被不断拉低。在中国大陆,小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大到全国政法委、公检法司、军队、武警医院及九百多家器官移植医院联手活摘法轮功学员器官以牟取暴利,无不反映出中共邪党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和摧残。

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善”象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共邪党的“恶”,只有复兴传统文化,恢复人对神的信仰,从内心深处摒弃邪党灌输的一切思想毒素,中国人才能回归美好安宁的生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