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12月23日】
师父说:“历史是留给人的智慧珍贵无比”[1]。师父精心安排了五千年文化的精彩剧本,并在各朝代转生为圣皇、真人、名臣、战神、诗仙等当世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将其内涵充分演绎出来。本文我想谈一谈其中韩信演绎的“大忍之心”。
大纪元“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之“兵仙战神韩信”系列文章,让我读来非常震撼。以前学《转法轮》只泛泛的知道韩信是国家的栋梁、能忍胯下之辱;了解韩信的一生后才知道,韩信的承受,与其展现给后人的大忍之心,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强的多。
我认为韩信的故事,可以是大法弟子修“忍”的对照,里面包含着师父为救度我们及众生的苦心承受。大忍之心是大根器之人的必备条件,同修可以想想,若自己遇到韩信那样的事,能不能忍受得了、会怎样对待,以找出心性上的差距。
盖世大英雄韩信 为将前历尽磨难
韩信奠定了大汉数百年天下,同时结束了秦末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功德盖世。
大纪元文章中写道,韩信少年时代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十五、六岁时母亲去世,韩信生活更加穷困艰难,常常无饭可吃而要饭,饱受别人的白眼和欺辱。
由于家中收藏有兵书和宝剑,韩信从小就有机会研究兵法,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韩信少年时便博览群书、胸怀大志。
韩信长大后做了项羽的贴身卫士,但项羽自负,不把他的建议放在眼里。韩信见抱负无法施展,便悄悄离开项羽,跟随了刘邦的队伍。然而韩信被封的职位,小到具体是做什么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满腹惆怅之时,又因犯了军法差点被处死。夏侯婴被韩信的胆识和见解所征服,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刘邦懒的见他,只让他管理粮草。
一段时间后,韩信又失望的悄悄离开了汉营。相国萧何知道后,来不及请示刘邦,立即策马加鞭,月下追回韩信,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在为将之前,就经历了无数常人遇不到的磨难。
此后,兵仙战神韩信指挥大军,战必胜、攻必取,其力挽狂澜、用兵之神、一气呵成,均是史诗般天成之作,五年内横扫天下诸侯,一统中原。韩信的超凡,以致项羽最终败北也不辱千古霸王之威名。
小人刘邦处处欺压 韩信始终以德报怨
大纪元文章指出,韩信是刘邦唯一的救星,刘邦其他的武将中没有人才,一帮乌合之众对项羽是百战百败。韩信知道,刘邦是上天安排的皇帝,因此忠心不二的为其打天下。但是,刘邦却是个史上罕见的极为厚颜无耻之小人。
韩信为刘邦打下了关中基地后,刘邦便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然后自己率军被项羽打的一败涂地,把韩信取得的成果几乎赔光,诸侯也纷纷倒戈,形势急转直下。韩信临危受命,立刻大刀阔斧地反扑,重振汉军,令刘邦转危为安。
而后魏王豹叛变,联合项羽计划夹击刘邦,刘邦不得已再起用韩信。韩信平定魏国全部地盘后,刘邦立即派人调走了所有被俘的魏国精兵及缴获的大量物资,以抑制韩信的实力。
此后韩信主动请缨北上,刘邦又派张耳做助手以监视韩信的举动。韩信在北方接连胜利,刘邦却被项羽攻破了城池,狼狈的逃跑到了韩信的根据地修武。刘邦非常清楚,正是靠着韩信支撑危局,他才能一次次起死回生。但狡诈的刘邦趁韩信熟睡,偷入韩信帐中把兵符偷走了。
韩信不为所动,对刘邦忠心如初,马上招兵买马,从无到有重组了一支新军,为攻打齐国做准备。刘邦又调来曹参和灌婴以协助为名监视韩信。
刘邦使诡计,一面让郦食其口头劝降了齐国,另一面又让韩信攻打齐国,韩信无论打不打都是违背了刘邦的旨意。结果韩信大破齐军,郦食其却被齐王处死,成为日后刘邦夫妇手中的把柄。
刘邦每次都是身处绝境时才不得已而起用韩信,情况稍微好转就剥夺韩信的兵权或限制韩信的发展。韩信慧眼超人,自然清楚刘邦的心机,但一直以德报怨。
项羽曾令韩信的同乡武涉历数刘邦贪得无厌、背信弃义、翻脸无情和以怨报德之举,游说他自立为王,韩信则表示自己忠诚“虽死不改”;韩信的心腹蒯彻也看不下去,冒着杀身之祸劝他背弃刘邦,以防日后功成身亡,韩信则说汉王刘邦对他有恩,不能为私利而背信弃义。
刘邦夫妇诬韩信谋反 灭其三族又污其名节
刘邦登基后不久,将韩信骗到河南的陈地绑架,并当着众人的面污蔑韩信“谋反”。因没有“谋反”的实证,就先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在异乡软禁起来,且不能统兵。
韩信明白刘邦忌惮自己的功劳,经常称病不出,行事低调隐忍,有时间就整理兵法。
刘邦当然清楚,韩信无谋反之心,但仍不想放过韩信,只是顾忌韩信功高盖世、品行端正,不敢贸然处之,怕激起群臣心寒、天下人不满。
刘邦的妻子吕后阴狠毒辣,韩信曾是其救命恩人。但吕后不管这些,越俎代庖收买了韩信的门徒诬告他“谋反”。吕后将韩信骗进长乐宫,事先埋伏的武士一拥而上将其捉住,吕后坐在大殿上声色俱厉,指责韩信意欲加害她和太子,不给韩信任何申辩的机会,就将他架至长乐宫悬钟室处死了。韩信被绑架时大喊萧何,这位曾经的知音也不见了踪影。
吕后杀了韩信,仍不善罢甘休,又下令灭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文中还原了当时的情景:“时值寒冬正月,茫茫大雪,遮天蔽日,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伴随凛冽北风的呼啸,飘荡在长安上空。长安满城人尽嗟叹,无不悲怆。”
为了躲避后人非议,刘邦夫妇编造假材料,将郦食其和钟离昧之死栽赃到韩信的头上,并把这些伪史写进官方档案和史书里,以掩盖历史真相,包括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加进了对韩信的谣言。
“宁可天下人负我 不可我负天下人”
韩信对刘邦的忠心,在世人中颇有争议。大纪元文章指出:“许多人不能理解韩信‘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心胸,把他轻生死重然诺的行为贬称为‘愚痴’,也有后人说韩信的盖世才华只在军事方面,在政治上则远非刘邦的对手。其实韩信在战场上的胜利靠的并不是兵多将广,往往是处在绝境或弱势中以非凡的智谋取胜。这种智谋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审时度势的精准判断,也需要超越常人的果敢和气魄,这种智慧用在哪里同样也是无人可与之抗衡的。韩信不为之也!”
其实,凭韩信超凡入圣的智慧、胆略和军队,许多时候完全可以废刘邦自立为王,他却始终不自立为王。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取得天下。韩信对刘邦堂堂忠心,结果却被狠心灭族,死的何其冤屈!
看完本系列文章我才知道,韩信的一生都在忍辱负重。他少年时饱受贫困白眼之苦、失去母亲之痛、痞子的胯下之辱;长大后成了当世英雄,却不跟处处欺压自己的小人刘邦一般见识,承受的更加艰巨。韩信少年时曾是常人,但不修道已在道中,到后期不知不觉已修炼到了极高层次。
韩信“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为了自己,而是为报恩和完成使命舍尽自己的一切,在当时可谓高处不胜寒。
千年难出的兵仙战神韩信,遇上千年罕见的小人刘邦夫妇,演绎出了“大忍之心”“忍辱负重”的深刻内涵。
通过韩信的遭遇 对照自己的心性
通过韩信我看到了自己的争斗心,缺乏大忍之心和忍辱负重的境界;包括同修中一些好争对错、愤愤不平、用怀疑的眼光看同修、背后揭短、习惯于表达不满等,种种向外看向外求的表现,与韩信比实在差的太远了。
不为所动,是因为不在其中。韩信带兵时,每当遭到刘邦的排挤或羞辱,他完全有能力将刘邦一举拿下,甚至杀掉解恨,或一气之下什么事也不干了,或对刘邦故意拆台报复,或向别人发泄不满,或吸取反面教训也学刘邦变得狡猾而无耻……但韩信始终都不这么做,而是坚守自己的位置和本分。
看看韩信一生承受的不公,自己那点事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放不下的?韩信的故事激励我一定要放下自我,不负师父的苦心救度与承受,修出更加宽广的大忍之心来。
后记:“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念起师父在历史上留下的各个文化瑰宝,时常动容流泪、升起正念,那其中很多是为弟子们开创的,我想那背后有法的力量。配角中也许有我,那是我的荣耀。写至此处,我怀有的,只有对师父的无限感激。
注:
[1]李洪志师父著作《洪吟四》〈历史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