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01月17日】
古人的诗不仅是用来抒情的,还可以描绘出美景、表达出意境,白居易的这首《村夜》,可谓无造作之美。全诗共二十八个字:“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夏夜的虫鸣声,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没有虫鸣的夜晚会显得单调而恐怖。渐入秋天,夜晚被霜打的草再加上蟋蟀的叫声,自是一道美景。农村人因为早起的缘故,晚上都睡的很早。半夜的田野经常看不到一个人。不知道诗人为什么会在此时来到农田,是隐居还是闲游不得而知。往往在寂静的时刻,或许才能触发灵感,闹市恐怕任何时候都不会这么的安静吧。在闹市往往会有生意人晚上准备明天要卖的东西,乒乒乓乓的声音是避免不了的;管乐声也会到半夜才会停止,而诗人在农田除了虫鸣就没有其它的声音了。
我喜欢在十一点以后在小区的小道上漫步,因为这时人的思维是最清晰的,往往灵感会如涌泉般流出。当年的朱自清也是这样写出他的名作《荷塘月色》的吧。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诗人走出前门,望着眼前的一望无际的田野,在月光的映射下,荞麦花如雪一般。很多的电影中都喜欢拍摄夜晚的田野,无论是荞麦还是其它的植物,那种无边无际的美,看起来是那么的气势磅礴。与我们在院子里栽种的花草相比,就如大河与小溪一样,一个娇柔一个粗旷。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人的思路会清晰,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诗人会触发灵感,也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白居易处的环境,其实还有一位诗人写过。当年的张继,在寂静的夜晚,一声钟声(《枫桥夜泊》)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此时的白居易又有何感悟呢?修炼人其实也需要有个静的环境的。古时的修炼人喜欢在子时炼功,就是因为那时比较静,当然任何时候都是无所谓的,但子时比较静倒是事实。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人会更有诗意,更有灵感,白居易看到的“月明荞麦花如雪。”在白天是不会有这种感知的,并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白天的人多,环境嘈杂。
一个人多静一静,少去人太多的地方,或许也会让自己更冷静和理智,做起事来会更有条理性。热闹不是坏事,但适当的清净一会,也是一种休息和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