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当下的“揠苗助长”

源馨


【正见网2023年03月08日】

“揠苗助长”讲的是从前宋国有一农夫,因忧心田地中的秧苗长的缓慢,便急着用半天苦力将每一颗秧苗都拉高一些。结果傍晚却发现整个田地的秧苗全都枯萎了。

年少时读到这则故事,只笑古人笨拙不懂科学没有才能。当有了一定的人生历练之后,豁然从生活的困扰中明白了这则故事其实是古人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症结,通过故事的形式警示后人。

比如教育中对小孩子的兴趣该如何培养?从网上一位研究员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说甲、乙、丙三个孩子年龄相仿,并且都很喜欢绘画,自由活动时间总是在画画,同时三个孩子都喜欢某个玩具。研究人员对甲说:“一周的时间,如果你完成至少三幅画,就可以来换取玩具。”一周后,他如愿换取了玩具。乙也完成了至少三幅作品,玩具则作为一种意外的惊喜送到他的手中。丙也完成了数量相当的作品,然而却不知道有给玩具这件事。两周后,发现三人中,有一位明显减少了绘画行为,您猜哪一位?

竟然是甲。当这三个孩子反省自己为什么过去这一周画了许多作品时,甲认为自己是为了玩具;乙比较不会归因于玩具,因为他原先并未预期得到玩具;丙没有得到任何外在奖赏,会觉得自己是因为喜欢画画,所以画了许多作品。画画对乙、丙来说都是一种有趣的玩乐,但对甲来说,却变成一种换取酬赏的任务,所以当酬赏结束后,甲的绘画兴趣反而降低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许多教育心理学实验就已经发现这种效果。他们观察或实验的对象通常数量更大,学习活动包括绘画、数学和阅读等。他们都得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外在奖赏会侵蚀内在兴趣。

秧苗在农夫的外力作用下,由于根脉浅而无法得到天然养护,枯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植物离不开土壤,大地是它的根基所在。那么人的天性和宿慧又是植根于何处呢?这让我想起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见厚德对人才的重要性如同庄稼离不开沃土。小孩子天真纯善,所以他们初始的才能和兴趣大多作为潜能存于内部。外在施予的强烈欲求,是否会影响他们毫无自控力的内心?或因争强好胜的心理阻断了纯净本性,失厚德而有损才能的发展呢?传统文化中古人对后世的劝勉和启示都直点关键,并且总是生动有趣的呈现给我们,其中却蕴含了大智慧啊。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