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05月11日】
太极是道家对小宇宙的抽象,对应到人间社会的体像上之一是“皇帝”,所以皇帝内涵阴阳。在朝廷施政上,“阳”体现为“仁政”(善政);“阴”体现为“刑法”。因此历朝皇帝都是善、恶同用,这是阴阳的属性所决定的,体现在朝廷官员上就有了善臣、恶臣之分。而皇帝在皇朝的成、住、坏、灭阶段,行为是有区别的,因此人们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体验、或观感。
善、恶在人间的体现很极端,恶给人类造成的痛苦很可怕,在超越人间的高层,是没有这样可怕的。善、恶只是两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历朝皇帝对此都有不同的演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三皇五帝时期,善、恶对人类的影响很小。在恶的方面,如黄帝战蚩尤,对寻常民众的影响小,而征伐结束后,社会又无为而治,民众没有负担,皇权对民众几乎没有约束,这时的人们生活的是最幸福的。
自“夏”开始,中华出现了朝代,是人间层次又往下走了一层,因此善、恶的体现就更低了一层——朝代更替是波及面更广的“有道伐无道”的兵争天下,几乎波及到了所有的民众,善的更善,恶的更恶。王朝更替后,皇帝仁政为主,刑政为辅。虽然民众有了赋税之担,但很小,生活也是很幸福的。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在他们的“成、住、坏”时期都是非常美好的时期,这些朝代跨度90%的时间内,人们都舒心、祥和、幸福的生活着。而在“灭”的时期,劫难中的众生,其痛苦的程度也比后世朝代小了很多,而此时皇帝也同时处在劫难之中,他的痛苦比民众更大。
一个朝代四百年甚至更长,包含了多少代人的美满生活,因为那时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甚至三十岁左右,那时的一代是十几年,所以很多代的人终其一生都活在最美好的时期。很多人不到三十岁就会离世,这可是大福份啊,因为人活着就会造业,活的时间越短,造业就越少,而且人间是非常苦的,又处于迷中,所以早走是福份。
基本上,夏朝奠定的是后世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态,“边界”的概念就是此时确立的,“边界”是极其重要的生存条件,比如帝有涵盖、王有所属,国有界、郡有界、地球有界、宇宙有界,人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到水里会淹死、到火里会烧死,杀了人要偿命,这些都是边界的理念。而在这之前,人类的思想是无界的。
之后的商朝奠定的是人类如何生存。人类如何生存呢?根本上是与上天的关系,因此商朝最基本的生活状态就是敬天、祭祀,按照上天的点化而生活。商朝末期大量出现了占卜,此时已经偏离正道了。此后周朝建立,八百年时间奠定了“礼、乐”,丰富了人类的内涵。礼乐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不但有益身体,还是教化之功。
战国末期,来自宇宙中的负面因素在地球上发酵腐烂而爆发,侵染了当时的战国七雄(含秦国)、及中原大地的周边,诸子百家,邪魔谬论也充满了中原大地,千古一帝秦始皇此时应运而生,他奋起反击,扫灭六合,清除诸子百家,北修长城,南攻蛮荒。秦律严酷,针对的是当时败坏的生命,败坏的生命没了,就不能再存在了,所有秦朝无法长久。始皇帝不但肃清了中原的败坏生命,还拟定了阴间的秩序,这是秦始皇修建举世无双皇陵的原因之一。阴间自秦朝时开始正式确立,之后的大朝,开国皇帝除了开辟人间乾坤(皇朝)外,同时还要定下自己朝代的阴间帝国。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秦始皇驾崩,接着大汉天朝来了,他为奠定后世人类两千年的文明而来。
汉朝古称“天汉”,他与他的人间疆域类似,在天上是自我流转的河流、湖泊。人体是水构成的,也傍水而生,人间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河流水泊旁。黄河、长江在大汉天朝的体内日夜流淌,滋润着中华儿女的身心。汉朝是汉族的生存之本,两汉四百年充分的把后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文化奠定、普及了出来。
从高一层次来看,西汉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在上古时期是河道,从抽象角度看,河水落下去之后,关中平原出现——西汉就现身了。因此后世人认为汉朝尚“赤”,属火。是的,火能克水,大汉天朝生命都在水里,如果要显现在人间,就只能用火克让水落,河床上的大汉建筑、民众就出现在人间了,汉族天下就出现了,这正是两汉开国皇帝要做的事。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埋葬在长安以北的高坡上,这条高坡是上古河道的河沿,西汉的皇帝、后宫、大臣都埋在这条河沿上,守护着河道内的大汉众生。
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将大汉天朝要奠定的一切推到了顶峰,把人类的衣、食、住、行、风俗文化充分的演绎了出来,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也从西汉时的初立,到东汉被推到了鼎盛,因此后世史界称东汉为儒风最盛、风化最美的朝代。现代人喜欢汉服,它儒雅、飘逸、舒服、靓丽,但谁是真汉服?看两汉就知道了。
人间最基本的人伦是夫妻、及挣钱养家之道,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与光烈“阴丽华”皇后为后世亲身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婚姻及处世之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官不要多大,舒心就行,此中庸之道;做事而不求,乃是天道,因此美好的一切会找上你。而娶妻呢,要娶象阴丽华这样的温柔、秀美、典雅、贤淑、仁孝、谦让之女子。人只要在道中,一切就会有上天最好的安排。光武皇帝本来不求做皇帝,是群臣逼宫式的强推上位的——您再不答应登基,汉家社稷危矣,吾等也失去了功成名就的希望,就只有解散了。
光武皇帝还亲身示范如何对待犯错的人——要善心、爱心、感恩心。郭圣通皇后因为实在闹的太厉害了(她为演绎此负面文化而来),导致大汉后宫不得安宁、宫人提心吊胆、皇子难得教养,光武皇帝不得已废了她的皇后之位。但是接着又封她为“中山王太后”、“沛太后”,让她显赫、富足的与儿子刘疆生活在一起,而且她的娘家也被厚待,被封赏的金银之多以至于被当时称之为“金穴”。她母亲死后,光武皇帝又带领大臣亲自为其发丧。被废皇后如同皇后一般、甚至更高的待遇这在中华历史上独此一家,这也只有世祖刘秀才能做出来。刘秀、阴丽华,秀、丽,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这一朝,以展现出人间最美的社会、与家庭状态。刘秀的庙号称为“世祖”,真是汉家在人世间最美的祖先之一啊。而刘邦称为高祖,是另一层次的体现。
东汉还有个鲜明的特点——节俭。刘秀开朝征战是“能不打就不打”,统一天下后,封赏功臣,修文偃武,休养生息。西域各国在东汉建朝后,屡次想依附东汉,都被光武帝给拒绝了,这有节俭的因素,也有西域本身不属于东汉天体范围的因素,因此光武帝不想管。光武帝好稼穑,最初起兵时,还骑着牛征战,这是多么的敦厚、与无欲无求啊,因此后世有人戏称他为牛背上的皇帝,因此他知道如何发展农业、富足百姓。
到了东汉明帝即位后,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以36人收复了西域,这是自王莽灭亡西汉、西域脱离了中原王朝统治的65年后,再次被东汉统一,且近乎没耗费国家钱粮,这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无人能及。明帝这么做与他好佛有关,他有为中国引入佛法的使命。他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西方有尊者,头上有神圣的光圈,第二天他在朝堂上问大臣,有大臣根据古籍说“这是佛”,明帝很高兴就派出使者去请,从此为中国引入了佛法,自此,中华大地上道、儒、佛都到位了。
东汉经过“明章之治”(明帝、章帝执政)后,在汉和帝时期,国力达到了鼎盛,北匈奴被车骑将军“窦宪”一战而彻底摧毁,他在塞外三千里的燕然山上“勒石燕然”,记录旷世之功。此时南匈奴也被同化入了汉族,自此,前历代帝朝最大的北方威胁被东汉给彻底的消灭了——匈奴彻底消失在了中国历史中。其实匈奴自光武帝建朝之后,并没有怎么危害东汉,且南匈奴是主动的亲近融入东汉,甚至很多人都改姓刘,这可能源于光武帝明君的魅力与卓越武功的影响。而汉和帝在大臣们反对讨伐北匈奴的情况下,还要出兵,可能是为了后世朝代永远不再有匈奴威胁的考量,因为皇帝执行的是天命,做事不论有意或无意,考虑的基点与大臣们都不同;而在南方,伏波将军马援等以较低代价平定了南方、及交趾(越南)。
东汉节俭、善政最大化的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他是中国皇帝体制中民众负担最小的朝代,官员最少。西汉也是,初期更小,但中期汉武帝几十年的征战加大了民众的负担,但即使如此,汉朝无论在古代(指帝王体制,周朝之前不是帝王体制,负担更小,而上古,民众几乎没有负担)、还是在现代,其赋税之低、民众负担之小都是无人能及的。而与此对应的则是东汉极其强大的文治武功、与民众最舒心的安居乐业环境,这都是东汉体制缔结出来的累累硕果。
这也体现了水的强大——水看起来很柔弱,但它却是本源,是这世间强大的物质。东汉除了光武皇帝六十二岁高寿(阴丽华皇后寿数相当,郭圣通皇后寿数约40多岁,也超出了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之外,继位皇帝年龄一般都不大,明帝、章帝、和帝都在壮年时期就驾崩了,与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相仿。而且还有几位小皇帝。
东汉皇庭后期看起来如此的柔弱,却能国运238年(含三国,因为它们前期都是东汉皇帝封的王,后期曹丕逼着献帝禅让后,刘备承接汉鼎称帝,也属于汉朝,东汉如果自献帝而终,则为195年),并成就了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的朝代、与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帝国。一直到亡国都没有外敌有能力侵犯,后人评论说:“国恒以弱灭,惟汉独以强亡”,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的思想误人——原来“柔”是强大,他表面看起来这么弱,实际上却是这么强。汉朝推崇的儒家入世文化、与道佛出世文化、及他铸就的人类衣食住行的文化滋润着之后的中华2000年,为历代帝王所承继,至今不衰,早已成为了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汉家天国的国风。
东汉似乎也是贤后最多的朝代,和柔敬顺、雅性宽仁、仁孝谦让的光烈阴丽华皇后之后,汉明帝的“明德马皇后”更是中国历史上皇后品德的典范。而窦皇后、邓皇后等不但贤淑,而且神通广大,在皇帝幼小的时期,强大的卫护着汉庭。她们演绎了“为后、为妻”的品德标准。
光武皇帝驾崩后,埋在洛阳以北的黄河南岸,陵墓面对南面的邙山,北靠滚滚的黄河,后世称之为“枕河蹬山”之势,这在所有帝王陵中独此一家。埋在松软的黄河滩上,而黄河又经常改道,可奇怪的是1900多年来,黄河却象刻意避开,从来没有冲击过光武皇帝的陵墓(名字叫“原陵”,当地叫“汉陵”)。这可能源自水神的尊重?而“枕河蹬山”似乎也是为了开辟河道,不让山体侵占了河道。世祖刘秀陵墓直接就站在黄河边上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让滔滔河水无穷无尽的滋养着后世汉家子孙。
在皇帝之外,各朝的名人有的是演绎忠臣,有的演绎恶臣,而有的两者都要演绎。“汉初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他助刘邦打下了汉室天下,这是正面,而在负面上,他也要兼顾到的,他被诬陷谋反而被杀害,是被动的演绎了负面(因为原本是不应该这样的),但吕雉皇后也因为杀害韩信而殃及了西汉,成为了末法最后时刻旧势力阻碍刘邦得法的借口。宇宙是正、负同在的,韩信来源太大,需要两方面的文化都要演绎,因他而出的“一饭千金”是负面文化——长期供给他食物的亭长家反而不如只给他几顿饭的漂母,这是人性的弱点——“升米恩,斗米仇”,他演绎了这种人性,能让后人明白谁的恩大?谁的恩小?该如何感恩才正确?人排斥大恩的思想是否正确?
本文为个人浅见,难免有不妥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