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山与安期生驾鹤升仙的传说

楚若薇


【正见网2023年08月18日】

长生不老,是人类最古老、也最向往的梦想。蓬莱仙踪可追溯到秦始皇之前,在战国时期即有海上仙山的传说,《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蓬莱山在海中,大人之市在海中”,《史记·封禅书》中也说:“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齐燕之地濒临渤海,相传蓬莱就在渤海之中,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几位国君已经先秦始皇一步,在寻仙的路上开始了漫漫的寻找。  

《列子·汤问》记载海中有五座仙山:“一曰岱舆(dài yú),二曰员峤(yuánjiào),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蓬莱只是其中的一座,“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闲相去七万里”,山上的楼台都由金银珠玉建成,飞禽走兽都是纯白色,珠玉宝石之树的花果吃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往来于其中的都是仙人,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可胜数。然而,仙山“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天帝便命海神用巨鳌托举仙山。巨鳌的背上驮着山,也不太安稳,后来有龙伯之国的巨人,把巨鳌钓走了,五座仙山中的岱舆、员峤沉入海中,只剩下三座仙山,也是漂浮不定。

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蓬莱的结构是壶形的,壶是相对封闭的世界,壶中另有乾坤。《后汉书》中记载费长(zhǎng)房见一老翁卖药,悬挂一壶,老翁晚上就跳到壶中,费长房见了暗暗惊异,第二天前去拜望,老翁带费长房进入壶中世界,“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原来这壶虽小,其中却另有一番天地。蓬莱之谓蓬壶,是言其内部别有洞天,自有其运转的机制,外人不得知晓。壶好比一层宇宙空间,壶口成为连接两层宇宙空间的秘密通道。 显然,凡人是难以进入蓬莱山中的,或许莱山海面出现的海市蜃楼中就是另外空间的展现。

也曾有蓬莱仙人来到俗世间,比如著名的安期生,原名郑安期,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出现过很多次,人称千岁翁,事外丹而得道。常在琅琊海边卖药,当地的人去世新生,却发现安期生不老不死。于是便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当即召他入宫,请教修身之道。安期生与其对话三日三夜后,弃价值数千万的黄金璧玉不顾留书离去,书曰:“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  并留下红玉鞋一双。此后,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的庞大船队消逝在茫茫大海之中,却给历史留下了层层迷雾。

《史记》中对安期生也有记载,“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有好几代人都见到过安期生,而安期生的容颜并未老去,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蓬莱的仙人。汉武帝时有方士李少君,曾入蓬莱山采药,遇到仙人安期生,安期生吃的枣像瓜一样大,凡人吃了便能长生。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为证:“终留赤玉履,东上蓬莱路,秦帝为我求,苍苍但烟雾。” “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安期生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对秦汉燕齐方士活动、方仙道的形成、秦始皇屡遣方士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影响很大,成为当时帝王重视、方士尊崇的仙人和中国道家史上的名人。 他的老师是河上丈人,著有《老子河上公章句》,又称《老子河上公注》,是道藏太玄部的核心经典,为道士必须传授和诵习的经文,后世广为流传。

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受到上清派的特别尊崇。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奉为“北极真人”。他或居天庭,或游山中,或飘海上,或隐地下,世人传为海上之仙人。                                                          

东晋葛洪著述的《嵇(jī)中散孤馆遇神》中也有安期生在日照市天台山修仙的记载:“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天台山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秦始皇立的安期祠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山上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                                 

安期生的仙迹不仅仅在海上,而且遍及全国各地,《贾氏说林》记载,大河之南有人得到过他的大枣,煮之三日始熟,香闻十里,可使死者生,病者起,健康之人食之,则可白日飞升。《郡国志》载其授马鸣生金液神丹的地方在湖南九嶷(yí)山上的纪峰。

南至广州也都有安期生的仙迹,《岭表录异》载,广州城东蒲涧有一处古迹,名为玉舄(xì)目,是其飞升之处。从宋代起广州人已有在郑安期升仙日(七月二十五)游蒲涧的风俗。 后人称其飞升处为飞升台,曾在其修炼处建菖蒲观、蒲涧寺(已经湮没)。 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升仙之地(即今云岩处)修建“郑仙祠”,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东晋时期广州刺史罗友将每年黃历七月二十五日定为“郑仙诞”。

根据一些地方志的记载,安期生曾经来到舟山桃花岛隐居。宋朝的《乾道四明图经》说,安期生喜欢喝酒,喝多了就把墨汁往石头上泼,墨汁溅出来的形状如同桃花,并且,这种桃花纹就像石头天然的纹理一样。  桃花岛因此得名。今天的桃花岛上,海拔540米的舟山群岛第一高峰就叫安期峰,岛上还有安期炼丹洞。传说安期生最后在浙江天台山羽化登仙,驾鹤飞升。今天的天台山上有仙鹤台,台上的花岗岩石上有仙鹤留下的巨大脚印。

此外,关于安期生的记载还有很多,如《史记·乐毅传》记载有人向安期生求长生之道,安期生谓度世之诀日:仙道不远,近到诸身,无思无为,不吐不纳,其一充于内而长生飞升矣。勿使汝思虑重重,劳尔之生也。

安期生授徒也很多,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乐毅传》中记载:“乐巨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xī)公”。安期生的弟子还有临淄人李少君、马明生,王老等。《列仙传》记载“有王老,与鲁女生、封君达为友,访道名山,于东岳遇一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诀,言讫升天而去”。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言安期生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神仙传》:马明生,临淄人也,本姓和,字君贤。少为贼所伤,在路遇神人,与药救之,再生。乃师安期先生。因游天下,勤苦备经,遂授与《太清神丹经》。入山修炼,药成,乃服半剂为地仙。展转九州五百余年,乃白日升天。   

安期生开创方仙道的启示在于:凡人可以通过修炼,服仙药,食仙丹而长生不老,为凡俗夫子脱离苦海羽化登仙提供了一条途径。宋代陆游的《长歌行》诗曰:“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也都会有不同的度人方法传世,有缘人自然有机会遇到真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