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11月26日】
【典故出处】
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
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注解〕
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
事:从事。
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约,减少。
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ㄏㄠˋ。
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
或见于 《战国策.齐策四》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释义】
指人民不务农业而从事工、商。后用“舍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参考词语:损本逐末;弃本就末;弃本逐末;背本趋末;背本逐末;舍本事末;舍本务末;舍本即末;舍本问末;舍本理末;舍本逐末;逐末舍本;逐末遗本 。
【典故说明】
“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近义】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节末端的意思,所以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本末倒置”这句成语当就从〈大学〉文义演变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
【评注】
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的含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前者侧重轻重缓急方面,后者则是有所偏废。“本”与“末”的定位还与所处的层面有关联,就好比以民为本还是君为本的关系一样,对于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无形与有形,孰为本或末?
【评析】
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阐明:“五者,守本离末则仁义兴,离本守末则道德崩,慎本略末犹可也,舍本务末则恶矣。” 朱熹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中阐释: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里突出强调了德的重要,尤其是对“止于至善”解释为:“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意思就是坚持善不动摇、不迁移,这是任何事物的根本大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道德水平的下滑,人们越来越重视可见层面的物质利益或享乐,把德当作可有可无的,甚至还出现一种“人善被人欺”的观念作祟。结果是在日常事务中常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价值方向判断。在这个世界中,物质利益是有形的东西;而道德提升虽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微观空间,而且决定人的未来福份。其实,守住这个本才是最要紧的。作为走在道德提升路上的正法修炼者,在不断去掉人心执著的过程中,内在境界就在不断提升,一思一念都是纯正的能量展现,内心充满虔敬和美善,修内的同时也安外,负面的因素将会化于无形,周围世界的一切都会受益,并且会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