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01月01日】
历史上的很多人,都是生来就是有能力的,宋代诗人苏东坡就不是一位普通人。他的这首《惠州一绝》共二十八个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罗浮山”是岭南的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南方很多地方真的是四季如春的,季节没有那么分明。“卢橘杨梅”次第成熟之意。中国的北方四季分明,有好处也有不好处。而南方则是季节不分明,都是非常暖和的。
这里的诗人是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那种豁达的。因为以前诗人是生活在北方的,而到达南方就是被贬。诗人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诗中流传最广的两句。是有些夸张的,因为现在就有人尝试着一天吃了几斤荔枝,结果住院了。这里诗人想表达的是一种不畏强权之意。为了国家、为了苍生自己被贬这里,永远回不去也不会在意的。“长作岭南人”并非真的是为了荔枝,而是坚持自己的理念的代价。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为了给人留下神的教诲。让今天的人能有正念,在正法之时,能有正念抵御无神论。从而有机会得大法。诗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念。那些为了自己利益而阿谀奉承的人,到了今天必定会成为奸佞之人。会与大法为敌的人。这种人的结局都是非常不好的。
历史上的苏东坡就是一位正直的人。所以他的诗中所透露的都是铁骨铮铮的正念。对人的利益是不看重的,也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人。有人说诗人到哪里都是吃货,这种有些调侃的赞美,倒是非常的可爱。不过诗人真的是有正念的。
中国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是这样。这首看似写美味的诗,真正要表达的却是一种信仰和正念。大法开传,诗人或许也已经得法了吧。毕竟曾经也为大法开传开创了这么璀璨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