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01月11日】
【典故出处】
语本《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霍谞》:
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系洛阳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曰:“…… 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注解〕
光:宋光,东汉时人,生卒年不详。霍谞之舅。
衣冠子孙:官宦之家的后代。
径路平易:仕途平稳顺利。
征辟:朝廷征聘有才学的人为官。
瑕秽纤介之累:细微的过失与缺点。
疗饥于附子:吃附子来止住饥饿。附子,植物名,可入药,但若未经炮制直接使用,会造成心脏麻痹、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止渴于酖毒:喝毒酒来解除口渴。酖毒,指一种用鸩鸟羽毛浸制成的毒酒。
【释义】
“饮鸩止渴”之“鸩”,典源作“酖”。“酖”通“鸩”。鸩,以鸩鸟羽毛浸制而成的毒酒。“饮鸩止渴”指饮毒酒以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将来更大的祸患。
参考词语:引鸩止渴;止渴饮鸩;酣鸩止渴;饮鸩救渴。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据《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霍谞》载,东汉霍谞,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气,年纪小小就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十五岁那年,有人诬告他的舅舅宋光,说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于是被捕入狱,在牢中遭到审问拷打。霍谞写了一篇奏记为他申辩,其中有一段说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稳顺利,现已位居地方首长的高位,品格也没有什么缺失。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对于皇上的诏书有所疑虑,也会采用一种稳当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诏书?这样的行为好比是一个饥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来止饥,喝毒酒来止渴,食物还没进到肚子里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这样做啊!”大将军梁商看了以后便上书为宋光脱罪,霍谞也因此而显露名声。后来“饮鸩止渴”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只求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将来更大的祸患。
【评注】
饮鸩止渴这则寓言的最初寓意是:人怎么会为了用一种短视的招数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为未来埋下更大的祸患。但在历史发展中,人的欲求越来越膨胀,最后难以控制,就可能会为了眼前的欲望满足,失去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沉沦、迷失而又不能自拔的境地。例如一百多年前的某些人吸食鸦片成瘾。发展到近代,充满诱惑,让人成瘾的东西就更多了,伴随着还有各种极端思想或电子毒品的侵入,人就更不容易分辨,不知不觉就会身陷其中,误入歧途,最终失去自己的未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分辨呢?
【评析】
饮鸩止渴的意涵中有这样一层:为了眼前的、表面的、急迫的某种欲求或被诱惑,而忽略或不顾及自身长远的、深层的、本质的提升或持续发展需求,进而伤害到身体的机能并受困,最后难以自拔。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记载的鸦片就是如此:“阿芙蓉(即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
罂粟花盛开时,杯状的花朵有着绚烂的花色,轻盈的身姿,饱含着热情与妖娆,着实引人注目,看不出一丝的邪恶。看过罂粟花的人估计都很难想象,眼前的美丽尤物怎么就和鸦片挂上钩了呢?随着罂粟的花蕾逐渐形成,碧绿的叶丛中,一枚枚花蕾娇羞的垂下脑袋,花朵中央那球形的子房逐渐长大,日后就发育成了罂粟的果实,就成了制造鸦片(opium)的毒物了。一般来说,最初几口鸦片的吸食会令人不舒服,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快慰感。这也是人体中毒的基本特征表现。
还有一种“精神鸦片”的说法,出自马克思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导言一文,“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没有人性世界中的人性,是没有灵魂处境里的灵魂。它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宗教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幻景,具有一定的精神慰藉作用,不相信人类可以通过提升脱离世间进入天国。因此,马克思的理论是以在人间建立理想国式的幻景为诱惑,要人们起来同这个世界作斗争,“伸手摘取真实的花朵。”
法国作家雷蒙·阿隆在其1955年出版的作品《知识分子的鸦片》中将马克思主义比作知识分子的鸦片,否定了人类文明的基本进步。他强烈批判这种人身上所具有的教条主义和狂热主义,无视任何经验证据而固守一套思想框架,其过程类似于一种世俗中的极端宗教或信仰体系。
人们内心具有的良知才是判断什么是精神鸦片的基准。凡是以某种眼前的诱惑使得人类道德水平下滑的就属于这一类,因为它是以毁灭人类的未来为目标的。人只有守住道德,才能在乱世中心明眼亮不迷航,最终平安到达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