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典新解:曾母投杼

小凭


【正见网2024年07月08日】

《战国策》中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参当年住在鲁国的费地(现在山东费县一带)时,那里还有一个人也叫曾参。因为同名同姓,结果闹出了一场误会。

作为孔门弟子的曾参,奉行道德仁义,很孝顺父母。可是有一天,曾妈妈正在织布,突然有个人跑到曾参家里,对曾妈妈说:曾参在外面杀人了。曾妈妈头也没抬,继续着织布说:我儿子不会杀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说:曾参在外面杀人了。曾妈妈还是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人跑来说:曾参在外面杀人了。曾妈妈坐不住了,急忙丢下织布的杼(梭子),爬上墙头逃走了。

曾妈妈为什么开始坚信曾参不会杀人,后来却又信了别人的传言呢?她开始的坚信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儿子,所以当别人第一次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她马上予以反驳,并仍然平静的织布;当人第二次来告诉这话时,曾妈妈已经懒的反驳了,只是平静的织布。可是故事却很快出现了反转,当第三个人来告诉这话时,曾妈妈竟信了传言,因为害怕立即逃走了。

从这则故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亲如母子、非常了解、非常信任的关系,也会因为多次重复的谎言而瓦解信任。

就时下而言,许多人亲眼目睹了法轮大法修炼人的善良,知道大法弟子是好人中的好人,但有些人因为受中共假新闻、假电视节目等虚假宣传的欺骗,不敢相信大法修炼人的良言相劝,甚至连听都不敢听。这种“明知其好,却不敢信任”是不是有点象曾妈妈呢?

为了不让谎言迷惑,产生错误判断,因误失对善良的信任而造成自我恐怖,我们在判断世事真伪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理智的去分析,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