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应运而兴的统一王朝 明朝(一)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心缘


【正见网2005年01月05日】

曾经让欧洲人为之震惊的蒙古王朝,带着昔日的辉煌也走入了历史,留给人们的是淡淡的神往。回眸那些业已在历史大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兴衰大戏,我们不禁慨叹:难道上天早已为我们做好了安排?这种种的安排究竟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在思虑中,上天再次为我们拉开了又一幕绚烂的大戏,再次给懵懂的我们一个新的暗示。

这幕被冠以“明朝”的绚烂大戏以1368年朱元璋建立新的王朝为开端,在经过三十年的治理后,明朝在成祖年间达到了全盛时期。明朝同样在文化科技领域为后世留下了令人称道的辉煌:郑和的七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修成;被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的问世,在中国文学史上又书写了浓重的一笔;特别是《西游记》,通过描述唐初僧人玄奘不避艰险,赴天竺(印度)取经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佛的庄严、神圣和伟大。还有对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经验总结的药典《本草纲目》。

明朝从公元1368年建立,到1644年被清朝所灭,前后共经历十六个皇帝,立国二百七十六年。

关于明朝建立的预言

唐朝的《推背图》和宋朝的《梅花诗》早已预言了明朝的建立。

在《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中,图中的预示十分明显,树上挂曲尺,即木字上加一个拐曲符号,是个“朱”字;图中画着的两个圆,分别指日和月,合在一起就是“明”。

谶文是“惟且与月,下民之极。应运而兴,其色日赤。” “惟且与月”暗含着明朝的国号“明”字。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孤苦伶仃,讨过饭,放过牛,当过和尚,所以谶文中称“下民之极”,但谁能想到和尚最后作了皇帝?古人相信天意,因此是“应运而兴”。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由贱民应运而一举成就帝业,其特征带有赤色,“赤”就是“朱”,红色,暗含朱元璋的名字。另外朱元璋起兵时的队伍叫红巾军,以红巾裹头“其色日赤”。

颂文是“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依旧暗指“明朝”,同时还点明了地点“江东岸上”,后来的明太祖也的确出于濠州。下一句的“照四方”和“光明起”也都暗示明朝兴起。最明显的是最后一句“谈空说偈有真王”,“谈空说偈” 是指和尚参悟禅理做功课。这句话的意思是,和尚里边会出真命天子。而朱元璋青年时,整整做了八年和尚,这早被八九百年前的李淳风看出来了。

在宋朝的《梅花诗》第四节中,也预言了朱氏王朝的兴衰:“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前两句预言了明王朝的兴起,而后两句关于明王朝衰亡的预言我们稍后再分析。前文已经讲过,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身为平民布衣,曾当过几年和尚,后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因为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为领袖,并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就此“朱门”不再是旧的黄土农家了。“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就写明了这段历史。

且让我们走入历史,看看历史的真象。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的身世和异象

朱元璋祖籍南京,字国瑞,姓仇氏。早年,他的祖父带着全家迁徙到江北的泗州。随后他的父亲又迁徙到濠州的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定居,并先后生了四个孩子,朱元璋是他的第三个孩子。《明史》上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刚刚怀孕时,梦见神仙授药一丸,放到手掌中放出光芒。于是,陈氏将药丸吃下,睡觉时口中仍然留有香气。到生产那一天夜里,数次出现红光,邻居家还以为是着火了,奔走相救。

据说朱元璋从小长相就很奇异。黑黑的脸,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高的颧骨,大鼻子,大耳朵,脸型活像一个横摆的立体山字。长大后,更是“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由于家境清寒,朱元璋从小就替人看牛放羊,他很爱出主意又加上讲义气,很得同伴的信任,都甘心奉他为首领,听他指挥。而这些自小一起玩的同伴,在以后朱元璋打天下时,都成为他最有力的帮手。

朱元璋十七岁时,也就是1344年,当地发生了旱灾和蝗灾,随后是大瘟疫。他的父母兄长相继病死。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没有棺椁下葬。朱元璋孤独无所依靠,便到当地的皇觉寺出家为僧。此后,他被住持打发出外云游度荒。朱元璋一顶破笠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出门做了游方僧。游方,即化缘,社会上称为叫化。几年中,朱元璋走遍了淮西,增长了许多见识。

二十一岁时,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这时,因为元朝朝政腐败,天下已大乱,聚众起义者众多。而这时的濠州已在红巾军的占领之下,为首的是郭子兴。朱元璋十分犹豫,不知是否该去投奔,于是求助于占卜。占卜的结果是逃走或避祸都不吉利,而参加义军却“不妨”。

公元1356年,朱元璋投入郭子兴的门下,加入反抗元朝的行列。因为他体格好、记性佳,再加上遇事小心、敢做敢为,因此打仗时常得到胜利。更为难得的是,朱元璋得到战利品时不会私藏,获得赏赐也推说是战友的功劳,所以不仅得到同僚的敬重,郭子兴更是视他如左右手,什么事都与他商量,并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

得到重用的朱元璋回乡招募人马,他少年时的伙伴徐达等参了军,并在其后辅佐他成其功业。

不久,郭子兴战死。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收了他的势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他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比如他采用元池州学正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任用刘基、宋濂等儒士。在农业生产上他开始设置营田司。又令将士屯田,“且耕且战”,“及时开垦,以收地利”,保证军粮供应,恢复社会生产。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治军严明,每到一地必申诫部下不可扰民,所以他的军队所到之处,都受到百姓的欢迎。

明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北伐军和南征军势如破竹,天下的统一指日可待。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朱元璋于当年登基称帝,定都应天(南京市),国号明,定年号为洪武,史称明太祖。其后一直沿用“洪武”这个年号。自此之后的明清两朝的皇帝均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年号往往可以代表某一皇帝,如朱元璋又称为“洪武帝”。而取国号大明是军师刘基的注意,他折衷了创立明朝的两股势力的意愿:对于红巾军而言,他们信奉明教,其首领韩林儿曾称小明王;对于士大夫而言,明是光明,是日和月,明朝取代元朝是以明克暗。

朱元璋建立起明朝后,继续着他统一全国的步伐。在南方,明军在平定了福建、广东和四川的的割据势力后,于1382年攻下大理,平定了云南。至此,南方基本趋于统一。

与此同时,北伐军也不断取得胜利。而此时元朝的皇帝顺帝沉迷于声色淫佚之中,不理朝政。1368年8月,明军攻入大都,从1271年元世祖建国号以来统治了中国98年之久的元朝,至此灭亡。虽然逃亡后的元顺帝之子在塞外和林一带建立起了北元,但已经不成为气候,在1387年归降了明朝。朱元璋至此完全统一了全国。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